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論壇:民族復興需要重視海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1 00:08:52


 
  第四,東亞地區仍有分裂國家問題尚待處理或解決,諸如兩韓與兩岸等對立體制長期存在,因此冷戰氛圍尚未完全去除。兩韓的長期對抗時有增強,金正恩政權成立之後似未稍緩,兩韓之間絕無互信,朝鮮半島是舉世周知之熱點。台海兩岸關係雖然好轉,但和平機制尚未完全確立,特別是台灣常有政府和領導人更替,兩岸關係仍有可能發生倒退,是令人憂心的現象。無論兩韓或兩岸關係,又牽涉到美國的因素──美國是一個和中國大陸在各項議題普遍有衝突的國家,更使東亞地區的衝突不易解決。

  第五,東亞發展中國家對於石油、天然氣等原料的依賴日益加深,這些原料更是未來此地區經濟發展能否持續的決定性因素。正因為各國對這些能源及原料的仰賴,如何安全地將這些能源石油自出產地安全運送到本國,成為“國家安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東亞國家普遍從中東一路經過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東海運送原油,原油和原料的長途旅行,極易受到干擾或打擊。各國對能源及原料均感到極其脆弱,這也牽涉海權的競爭,中國趁綜合國力的增長而急起直追,不過也引起周遭國家的關注和抵制。

  第六,中國大陸的崛起成為一個新的權力中心。經濟上,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生產的重心,未來將逐漸蛻變成世界消費的重心,而且也要在地區經濟一體化過程當中發揮影響力,成為與美歐鼎足而三的另一個中心。戰略上,中國也要逐步走出“沿岸防禦”和“近海防禦”的侷限,進入藍海和深海。綜合這些趨勢,可預見地將引起各方興起“中國威脅論”的說法。到底有沒有“中國威脅論”,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也不可避免地,此說已對中國形成壓力,北京必須做出積極論述來回應這些質疑。在中國積極的海權發展路途上,已和周邊國家出現了對立。不過,日本的積極防堵是另一個原因,已看出東海區域風雲日緊。中國大陸與周邊國家的關係趨於不穩,其中也夾雜了民族主義的因素,國際社會不少人對中國崛起持負面的看法,認為未來不可避免將出現軍事摩擦,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接觸又圍堵”政策是這種思維的反射。

  第七,二十一世紀將是爭奪能源的世紀,也是爭奪生存空間的世紀。海洋被稱為“內太空”,正是因為值得人類進一步去探索利用,因此中國與日本在東海、日本與韓國在日本海(韓國人稱為東海)、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南海的爭議和衝突正在擴大,對中國大陸的安全衝擊也來得廣泛且重大。台灣南北同時受制於日本與菲律賓,今年五月發生菲律賓公務船射殺台灣漁船船長風波即是明顯的事例。兩岸必須認清愈益艱險的國際情勢,思考並開展兩岸的海洋戰略合作,方能未雨綢繆。

  張亞中:非常謝謝李院長的報告。我想在第二輪可以讓他在兩岸如何在海洋戰略合作上多加發揮。下面我想請一位在軍事戰略方面的權威,他對海洋戰略有非常全面的瞭解。有請中華戰略學會副理事長傅應川將軍發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