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初,柏耀平作為“上天能駕機、下海能操艦”的飛行員艦長名揚神州,拉開了海軍新型指揮人才成長大幕的一角。
同一時期,年輕的張崢獲得了難得的成長機遇——2001年,他被選送到英國三軍聯合指揮參謀學院聯合作戰專業留學。
張崢的機遇,得益於東海艦隊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的戰略眼光,得益於海軍乃至全軍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工程的全面啟動。
去海軍指揮學院培訓,當新型驅逐艦艦長,到海軍軍兵種指揮學院深造,赴航空兵某師代副師長……翻看張崢的軍旅履歷,記者發現:他成長中的每一步,都與東海艦隊、海軍乃至全軍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戰略工程的步伐同頻共振。
張崢的這份成長履歷,是東海艦隊傾心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的縮影——
僅近3年,他們先後選派600名幹部到國防大學、海軍指揮學院進修,選派40多名指揮員參加南京戰區聯合作戰業務培訓;他們每年遴選10餘名幹部赴國外留學、執行軍事觀察員任務,還在復旦大學等高校舉辦信息化高科技培訓班,培訓幹部5800餘人次。
更為可喜的是,張崢這份在常人看來不同尋常的履歷,如今東海艦隊正在進行“規模複制”——
他們從頂層設計入手,設立了聯合作戰知識、信息化知識培訓經歷和重大任務實踐經歷等45項硬指標,初步探索出一條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的科學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