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近三個月來,亞洲首富李嘉誠接連拋售香港與內地資產,引發了越來越多關於其“撤資”、“棄亞入歐”的傳聞。白手起家的李嘉誠,從生產塑膠花起步,眼下掌控著市值接近萬億港元、業務遍及53個國家的商業王國。他的每一個決策,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21世紀經濟報道的文章指出,從2013年年初嘗試出售服務式公寓,到將資產注入房地產信托,再到拋售中港兩地業務,並推動旗下業務拆分上市,李嘉誠和他的長和系,正試圖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進行又一輪的資本大騰挪。
事實上,近幾年來,李嘉誠的長和系在歐洲市場投入的資金,已超過1500億港元,併購的資產橫跨基建、電訊、能源等業務。而在亞洲地區,如果其麾下的百佳超市、香港電燈與屈臣氏資產能如其所願地出售或分拆上市,套現的總金額也將接近1500億港元。
這種情況下,“撤資”的揣測,似乎更加顯得言之鑿鑿。面對潮水般的輿論,9月17日,超人甚至不得不親自出面澄清,稱這些出售行為不是撤資,而是商業上的決定,“長實和和黃相信,多年後都會屹立於香港”。
事實上,“是不是撤資”的問題,已經困擾了超人十幾年,每當被記者問到是否會減少在香港的投資或撤資,他的答案一直都是“不”。但在實際的商業運作之中,李嘉誠秉承的,始終是“在商言商、低買高賣”的商業邏輯。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2012年,李嘉誠旗下主要“多元化全球性業務平台”和記黃埔,歐洲業務貢獻的營業收入占比,已高達42%,香港業務則大幅下降至16%。而10年之前的2002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14%和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