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三中全會前瞻:自貿區是涉外經濟改革突破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5 10:26:44


  中評社香港10月15日電/涉外經濟體制改革紅利巨大,但阻力可能甚於國內經濟體制改革。要想順利推進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必須找準突破口。首先要著力推進自由貿易園區試點,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實行一攬子涉外經濟體制改革試點。

  涉外經濟體制改革,既是改革,也是開放。國際形勢與我國比較優勢的新變化,對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只有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才能打造對外開放升級版,同時倒逼國內經濟體制改革,釋放改革紅利。

  涉外經濟體制存在的三個問題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對外開放全面推進,涉外經濟體制開放取得巨大進展。但是,我國的比較優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金融危機後的世界經濟處於深度轉型調整時期,現行涉外經濟體制越來越難以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

  首先,現行涉外經濟體制不能適應提升我國國際分工地位的要求。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價值鏈的地位,是我國比較優勢變化的必然要求,但是,現行涉外經濟體制尚不適應這種新要求,既不利於引進高端產業活動、高級生產要素,也不適應企業“走出去”整合外部資源,使我國難以充分利用新的戰略機遇期。

  其次,現行涉外經濟體制不能適應我國優化產業結構的要求。服務業開放不足,管制過度,限制了服務業的發展。稅收、通關等政策限制了我國吸引高端製造、地區總部等活動,不利於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第三,現行涉外經濟體制不能適應我國應對國際環境新變化的要求。我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現行涉外體制缺乏與國內體制的聯動,部門協調不力,不利於增強我國參與全球治理機制的能力,不利於提升我國對國際規則的影響力,也不利於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

  未來10年,力爭在技術密集度和附加值更高的產品和服務上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力

  過去30多年,我國充分利用出口導向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跨境轉移機遇,快速融入了世界經濟體系,不僅迅速崛起成為世界貿易大國,而且成功地消除了制約我國工業化的“外彙缺口”,有力地推進了工業化進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