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三中全會前瞻:自貿區是涉外經濟改革突破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5 10:26:44


 
  一是擴大和深化服務業對外開放,倒逼國內體制改革。在160個服務部門中,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承諾開放的部門為100個左右,但不附加條件完全開放的部門不到30個。要推動服務業大發展和轉型升級,對內要放鬆規制,對外要擴大開放。未來重點要推動能源、電信、金融等基礎行業和文化、教育、醫療衛生、體育等領域開放,引入新的理念、機制和商業模式,推動國內相關體制改革,增強我國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是大力改善投資軟環境。增強政策的穩定性、透明度、可預見性;改革外資審批體制,建立高效的外商投資準入管理體制,開展準入前國民待遇與“非禁即入”(負面清單)的試點,為實現內外資準入制度的統一創造條件;統一內外資法律,強化法律法規的一緻執行,形成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

  三是著力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打造新的開放平台。

  在涉外經濟領域改革方面,另一個重點是加快對外投資體制改革。一是改革對外投資的審批體制,提高審批效率,為取消對外投資審批奠定基礎。二是加強對外投資保護,保障海外利益,避免重複徵稅。三是改善企業對外投資服務,加強對外投資信息、法律、融資、保險等服務。四是以放開跨境投資管制為突破口,加快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涉外經濟領域改革的第三個重點是推進外貿體制改革。一是完善出口退稅制度,改變現行的對本土上遊產品歧視性的出口退稅制度。改革不合理的由地方分擔部分出口退稅的規定,由中央財政統一負擔出口退稅。二是開展創新海關特殊監管區政策與監管模式改革試點,打造國際研發、國際製造、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國際結算和國際維修中心等“六大中心”。三是繼續深化有管理的浮動彙率機制改革。四是開展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不同監管部門聯合查驗,降低收費,提升通關效率,降低貿易成本。五是以暫定稅率方式,推行結構性降低關稅。目前我國的關稅結構與水平是在加入WTO時談判而定,不能反映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狀況,降低關稅水平的空間較大。六是結合壟斷性行業改革,在存在進口特許權領域放鬆進口權管制,引入更多競爭。七是以中日韓自貿區和地區全面夥伴關係(RCEP)為重點,談判建立高質量的自由貿易區,推動國內相關體制的全面改革。

  最後,在涉外經濟領域改革方面,還應加快對外談判體制改革,提高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能力。

  一是改進涉外經濟貿易政策決策協調機制,改革現行具有“一票否決權”特點的部門會簽制度,實行牽頭部門負責制。二是加快改革自由貿易區談判機制,打破既得利益阻礙,完善產業救濟機制。三是改革涉外人事制度,在我國政府機構與國際組織間建立人才雙向流動的機制,鼓勵中國公民進入國際組織,增強我國在國際組織的影響力。四是建立智庫參與涉外經濟決策的機制,增強我國在國際經濟治理機制中的倡議能力。五是完善應對貿易投資摩擦機制。

  自貿區試點是涉外經濟體制改革的首要突破口

  涉外經濟體制改革紅利巨大,但阻力可能甚於國內經濟體制改革。要想順利推進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必須找準突破口。

  一是著力推進自由貿易園區試點,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實行一攬子涉外經濟體制改革試點。這有利於在局部地區率先突破改革阻力,而且可以在控制改革開放風險的前提下,積累經驗,增強信心。二是結合雙邊投資協議談判進程,推進引進外資與對外投資的審批制度改革。三是著力推進較高質量的區域自由貿易安排談判,可能再次發揮類似“入世”的促進全面改革的作用。

  (作者:隆國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