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房養老,政府責任不可推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1 06:30:09  


  中評社香港9月21日電/法國《歐洲時報》9月19日載文《以房養老,不止關乎“房事”》,摘要如下:

  連日來,有關“以房養老”的話題在中國坊間掀起一波波討論的熱潮。

  中國官方近日發布的《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金融機構要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這似乎描繪了未來中國人的人生軌跡:一個人30歲按揭買了房子,在60歲退休的那一年終於還完貸款,但為了養老,他又通過“反按揭”的方式,把房子賣給金融機構,每個月領取一定的養老金,直至終老。

  當下中國,正處於高房價下的老齡化時代,“房”與“老”這兩個敏感而沉重的詞語叠加,似乎格外刺目,不可避免地產生放大效應,人們不禁在問——“前半生人養房,後半生房養人,人生豈不悲劇?”“抵押房產,自己養活自己,政府責任何在?”更有老人直言,兒女還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的房子,“百年之後,房子被銀行收走,子女咋辦?”

  事實上,以房養老模式並非新鮮舉措,這個據說始於荷蘭的“舶來品”,在美國、加拿大等國都獲得了成功。之前在中國也有部分城市試行一二,但卻面臨“水土不服”的尷尬。比如上海,推行6年僅成功6例。

  表面看來,以房養老在中國之所以難以推行,包括房產不是老人獨有而與子女產生分歧、一般住宅產權只有70年、家產傳後的傳統觀念等都是阻力。另外,房價的不確定性、老人的壽命有多長、利率水平是升是降,也讓大多數老人無法下定決心跨出這一步。

  但更深層次來看,以房養老並不止關乎“房事”。一段時間以來,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問題備受關注,養老金雙軌制飽受質疑,清華教授此前“退休後15年開始領養老金,這15年男的去做園丁、女的給人洗衣服”的建議更招致一片罵聲……如此種種,都凸顯出中國百姓對養老質量的焦慮,對養老制度更完善、更科學、更公平的期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