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石化買斷工齡每人賠兩萬 10億巨款失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4 15:33:35  


 
  被“犧牲”的改制試點

  2000年,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下稱河南石油)作為試點單位,率先在中石化全系統施行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企業改制工作。這個過程中,河南省下轄111家縣石油公司的21330名職工被協議解除勞動合同,協解職工人數之多,幾乎堪稱中石化系統中之最。

  對於當時的改制背景,河南石油分公司一份內部文件顯示,1998年,河南石油分公司整體劃轉,主管單位由地方政府變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上劃前河南石油為省、市兩級一體化管理,職工總數僅7744人,而上劃後河南石油新增111個縣級公司,在册職工猛增到35244人。

  在此情況下,當時縣級公司絕大多數經營虧損,不良資產高達13.68億元,資產負債率達141%。有93個縣級公司資不抵債,1998全省虧損8000餘萬元。這也印證了前述傅成玉所提企業處於“要垮了的”狀態。

  為適應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需要,河南縣級石油公司按照河南省勞動廳豫勞[1999]40號和豫勞社勞資[2000]1號文件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即“經濟補償按照職工在本企業的實際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

  事實上,作為改制試點地區,河南石油協解人員適用的補償金標準遠低於其後中石化全國各地石油公司(同為中石化油品銷售板塊)。2001年5月,中石化集團對北京石油分公司減員增效方案批覆中顯示,一次性協解補助金平均水平控制在4750元/工齡以內。

  同期中石化銷售板塊下屬33家分公司中,盈利排名偏後的雲南石油公司補償金標準也遠高於盈利靠前的河南石油。“雲南石油公司下屬縣級單位具體執行標準雖有不同,但最低標準也在3000元/工齡以上。”一位河南石油協解人員告訴記者。

  此外,前述資深中石化上訪人員李新告訴記者,其與各地協解上訪人員接觸了解過程中得知,“除河南石油外的其他各地中石化下屬企業,在協解補償金的執行標準上,基本上是工齡乘以基數,中石化集團當初規定3850元上限不能突破,但很多地區實際執行中都超過這個上限規定。”

  實際上,河南石油的補償標準不僅遠低於系統內部銷售板塊,亦在中石化集團位於河南的7家直屬單位中幾乎最低。

  記者手上一份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下稱洛陽石化工程)勞動爭議糾紛案裁定書顯示,2001年8月底,洛陽石化工程減員分流時,對協解人員按照3850元/年工齡進行補償補助,此外補給協解人員部分資金作為養老保險金,該數額高於實際養老保險上繳金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