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石化買斷工齡每人賠兩萬 10億巨款失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4 15:33:35  


 
  但成本費用的大量降低,卻是以改變30萬人命運為代價的。

  “13年前,企業處在要垮了的狀態,我們把好資產留下了,為了支持我們的改革,讓他們下崗了。”傅成玉在2013年兩會上指出。

  在“資深”訪民李新看來,相較於其他地區,中石化河南石油協解訪民的情況最特殊。“這兩年來,我在北京中石化信訪辦接觸到的那些協解訪民中,河南石油的訪民數量,在中石化油品銷售板塊下屬的33家公司中居首。”李新透露。

  李新告訴記者,2012年3月,他在中石化集團北京總部上訪時,第一次遇到河南石油的協解上訪人員,“跟他們一聊,發現反映的情況遠比其他地區協解人員嚴重。”

  “很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我接觸過的其他地區協解訪民,幾乎沒有人會對當年改制時一次性領取的協解金數額提出異議,他們的要求最多是恢復勞動關係、要求享受在職職工待遇,退休人員希望享受二次醫保。但河南石油的協解訪民上訪核心之一,就是哭訴當年獲得的一次性協解金遠低於正常水平,已經活不下去了。”李新告訴記者。

  與李新反映的情況相吻合,記者手中的一份中石化河南商丘睢縣石油公司協解資料顯示,睢縣石油公司的徐海濤,雖然在該公司工作18年,最終僅獲得8328元一次性補償金,平均每年補償不足470元。

  而睢縣石油公司蔣舉生的情況則更悲慘,他在該公司實際工作47年,僅獲得一次性補償11424元,若以工齡折算,則平均每年補償金僅為243.06元。

  睢縣石油極低的協解金並非個案,記者手中掌握的中石化河南石油協解資料中,工作四五十年,最終僅領得一兩萬元一次性補償金的案例比比皆是。

  十三年過去了,昔日微薄的補償金早就無法維持這些下崗人員的基本生活。根據傅成玉推算,“為了老有所養,這批當年的下崗職工要按照自由職業者標準繳納社保,全國各地,最低的一年也要13000元,最高的省份可以達到26000元。”這意味著,河南石油協解人員2萬多的一次性補償金,不吃不喝最多只夠交兩年社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