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近日,雲南省統計局在《雲南日報》等新聞媒體主動公開通報雲南省陸良縣統計弄虛作假行為,以及在全省統計系統開展警示教育的報道。國家統計局統計執法檢查室對群眾舉報的雲南省陸良縣在統計上弄虛作假等問題進行了檢查,抽查的28家工業企業上報2012年工業總產值63.4億元,初步核實為28.2億元,虛報35.2億元。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國家統計局統計執法檢查室對群眾舉報的雲南省陸良縣在統計上弄虛作假等問題進行了檢查,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一、干預企業聯網直報統計數據。去年以來,陸良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一些文件和做法,嚴重影響企業獨立真實上報統計數據。例如,陸良縣政府辦兩次發文要求:聯網直報工作的檢查、督促、驗收由縣工信局、住建局、商務局等部門負責,企業上報的相關統計數據由上述部門進行預警預測審批把關;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由縣發改局牽頭協調、計劃投資額等統計數據須經固定資產投資包保部門審核後報送縣統計局,規上工業企業統計報表的收集、審核和整理由縣工信局負責。縣委辦、縣政府辦發文,分別向全縣規上工業企業和重點建設項目逐一分解工業總產值、完成投資額等目標任務。縣工信局還通過下發文件、多次召開企業會議、有關工作人員直接聯繫企業等方式,向有關工業企業逐個布置產值等目標任務,要求企業按分解目標上報統計數據,確保完成任務。有的企業反映,如不虛報,其統計報表會被工信局退回;如配合虛報,工信局表示將為企業協調解決貸款、享受優惠政策等問題。
二、編造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入庫舉證材料。統計制度規定,新開工重大投資項目須提交申請表和現場照片等舉證材料,經上級統計部門審核確認後,才能納入項目庫統計。陸良縣住建局、商務局、水務局、發改局等製作虛假的施工合同等舉證材料,將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項目申請入庫統計。其中,住建局將一些未開工或不夠規模的項目變成正在施工的達規模項目上報,商務局將去年底已建成營業的某項目“打造”成今年新開工項目上報,水務局將兩個其他單位的項目當作本單位的項目上報。
受以上因素的影響,陸良縣工業企業聯網直報數據和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嚴重失實。抽查的28家工業企業上報2012年工業總產值63.4億元,初步核實為28.2億元,虛報35.2億元。抽查的25家工業企業上報2013年1-6月工業總產值27.4億元,初步核實為10.6億元,虛報16.8億元。抽查的13個投資項目上報2013年1-6月投資完成額2.1億元,初步核實為0.2億元,虛報1.9億元。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