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蘇進強:建立軍事互信 兩岸應相互包容理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9-01 00:35:12


 
  蘇進強認為,台海和平發展已成為兩岸人民最大之共識與互利共榮的公約數。為了長遠的和平穩定,以及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已然成為其中最重要的“槓桿”;然而,此一課題尚須兩岸共謀共識,而非單方面主導或一廂情願,具體而言,在大小、強弱立判的態勢下,若要台灣人民對大陸建立更具體的信任與信心,尤需中國大陸當局以泱泱氣度及高度智慧,主動採取具體行動化解台灣戰爭與敵對的疑慮,才能深化兩岸和平發展的具體內涵。
  
  其次,經濟貿易的讓利,固然為台灣所需,但若只及於此,即便再多的讓利,也可能因不放棄對台武力威脅的論調,而前功盡棄。再者,若兩岸領導人,對兩岸關係的前景,未能有開明前瞻的視野、務實穩健的治理,將難以得到人民的信任,若然,則“和平”不僅將淪為口號、任何“互信”的措施也將只是見樹不見林的形式主義。
  
  另一方面,蘇進強認為,台灣的民主固有諸多弊病尚值檢討,但“民主”乃台灣“必要之惡”,因而大陸可以更宏觀、開闊的心胸,看待、乃至接受台灣的民主運作。坦言之,“中華民國”的體制已然成為不分政黨、藍綠共同的價值與運作平台,也是所有台灣人民最大的共識;故而,即便台灣再次政黨輪替,對台灣人民而言,絕非“國體、國號”的改變,或是莫須有的“去中國化”,而是執政者的更迭而已,而這必然也會成為“民主台灣”的常態,大陸實應以平常心相待,如此才能“寄希望於台灣人民”,而非只將兩岸關係的成敗與否委之於特定政黨或政客。總言之,要建立兩岸軍事互信,必須在台海和平穩定的前提與大環境下,以台灣人民為主體,依照民主運作的規範循序漸進;如此,互信必能更為深耕厚植,軍事互信乃至和平協議,也才能水到渠成。

  “第七屆兩岸發展論壇——亞太戰略格局與兩岸關係發展”是由浙江大學台灣研究所、中國評論通訊社、浙江省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與台灣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