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許育銘:琉球問題以前沒人理 現在成顯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8 00:41:11  


台灣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許育銘發表“戰後在台琉球人的獨立運動 ”文章。(中評社 李文輝攝)
  中評社台北7月28日電(記者 李文輝)針對戰後在台琉球人的獨立運動,台灣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許育銘表示,清末時期琉球王國被日本兼併後,在經過所謂的“琉球處分”,琉球群島成為日本領土範圍的一部分,但是琉球人仍持續一陣的復國運動,但琉球復國運動或獨立運動與中國之關係,未有明確的定論。

  由台大政治學系主辦、兩岸統合學會協辦的“波茨坦公告紀念研討會-琉球地位與東海和平圓桌論壇”,26日上午在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舉行。許育銘感慨,兩年前研究琉球問題時沒人理他,兩年後成為顯學,有滄海桑田之感。近年來,始有學者開始注意到在二次大戰期間關於琉球民族解放運動與中國之關係。

  許育銘發表“戰後在台琉球人的獨立運動 ”文章,全文如下。

  清末時期琉球王國被日本兼併後,在經過所謂的“琉球處分”,琉球群島成為日本領土範圍的一部分,但是琉球人仍持續一陣的復國運動,但琉球復國運動或獨立運動與中國之關係,未有明確的定論。近年來,始有學者開始注意到在二次大戰期間關於琉球民族解放運動與中國之關係。1941年5月,琉球青年同志會先後在台灣、琉球兩地秘密成立。最初,同志僅三十名,其宗旨為:“在鼓吹革命解放琉球,歸屬中國,並啟發琉球之民族思想,擊破日本之侵略政策”。嗣後因刺探日本軍情被遭發覺,以武力壓迫解散該會,同志等迫於環境暫停活動,自1945年8月聯合國勝利,台灣光復,該會同志始告釋放,並迅速恢復組織,當時組織參加者有六百餘人。1945年11月,由於在台琉胞由於戰後生活貧困,在台灣當局支援下,假台北市台灣戲院演劇三天,所得利潤全部充作救濟貧困琉胞之用,並假台北廣播電台數度呼籲解放琉球,冀喚外界之友援與同情。1946年8月15日,由該會主持下,台灣警備司令部招集留台琉球代表並各軍政機關主管等開改進生活懇談會,經從中琉球代表一致要求中國立即收回琉球,當時因未得中國政府准許而擱淺。隨後在1946年11月台灣奉令遣送琉胞,至此該會的革命工作遭受重大影響。 

  1947年1月,前警備司令部參謀長柯遠芬,建議琉球青年同志改稱琉球革命同志會並以該會名義電呈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宣誓效忠祖國,1947年5月,以琉球革命同志會名義具呈國民政府,籲請中央對日和約應將琉球問題列入議程。又1947年8月向美國特使魏德邁將軍籲請合理解決琉球問題並由外交部轉交建議書一份,同月琉球與那國島同志石原等13人來台聯絡報告,該島琉胞一致要求歸中國之意旨對此並曾迅速轉報中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