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擴內需15載:潛力大增長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9 10:33:47  


 
  “城鎮化的潛力”

  2008年金融危機後,開發農村消費市場逐漸占據擴大內需的顯著位置。“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實施四年後,據財政部測算,實現家電下鄉產品銷售4.8億台,累計可拉動消費9200億元。

  而據國家統計局測算表明,農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費支出,將對整個國民經濟帶來2元的消費需求;農村人口對一種家電產品的普及多增加1個百分點,就可增加238萬台(件)消費需求。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2012年上半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發言道,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與擴大農村消費市場互生互存的城鎮化在十八大以來更是被密集提到,由國家發改委主導的《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預計,城鎮化將在未來10年拉動40萬億投資。

  “新型城鎮化”在2012年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成為一大亮點,這也是2008年至今首次單獨把城鎮化作為重點提出。之後,大量券商、金融機構都表達了將其作為未來重要投資主題的期許。

  正如國泰君安一位分析師指出:“新型城鎮化短期是一個概念,中長期是一個主題,未來中國經濟發展肯定是以城鎮化作為總綱”。醫藥、基建、商貿、農貿、銀行等行業反應激烈,在城鎮化的大門口伺機“下手”。

  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曾撰文指出,將來十年釋放中國經濟空間的途徑有兩個:中國的開放和城鎮化。“如果這個文章做好了,就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既帶動了投資,又帶動了消費,還提高了生活質量。中國名義的城鎮化率是51%,而發達
國家都是70%以上,所以城鎮化還會釋放出巨大的經濟能量。”

  中國目前城鎮化率剛超過50%,陳憲稱,假設中國還有30年的城鎮化歷程,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當然會拉動投資和消費。“城鎮化為內需增長提供空間,但是它應該是市場主導,而不是政府主導的。”

  從1998年至今,“擴大內需”從工作重點變為戰略基點,每一年都充斥著政府為此所做的努力。各種措施包括了“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基礎建設、社會保障、城鎮化、消費金融等,都各自表達著對“擴大內需”的期望。但陳憲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制度上還沒有一個頂層設計,這是一個可啟發探討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