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美須打破老大老二魔咒 決策層需具大智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5 10:32:49  


  中評社香港7月15日電/6月1日,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2屆香格里拉對話中,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發表主題講話時強調,美國空軍將在亞洲保持60%的海外軍機和飛行員的比例,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也將在亞洲強化作用;他還作出暗示,將在亞洲優先部署最先進的武器系統(包括定向能激光武器)。

  香港信報刊登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薛理泰的深度分析文章稱,去年在香格里拉會議上,美國前國防部長帕內塔曾經宣布, 至2020 年美國將在亞太地區部署60%的海軍力量,並增派八艘軍艦到亞太地區。哈格爾是在帕內塔宣布的往亞太地區增加海軍力量的基礎上作此宣示的。至此,美國業已宣示,美國三大軍種都將往亞太地區增派兵力,軍力聚焦於亞太地區。

  同時,哈格爾指出,“美國和中國確有分歧,重要的是,以持續、互相尊重的對話為基礎,解決這些分歧”。他強調,解決亞太地區安全問題將有賴於美中兩國更密切的合作。

  擠壓中國日益明朗

  當年老羅斯福總統在處理國際糾紛時,喜歡用一句話來形容美國的做法:“拿著大棒,說話小聲”。當前美國為防範亞太地區出現戰亂而採取的措施是堅強有力的,跟對方接觸時所說的語言則是溫和、理性的。

  值此中國崛起的關鍵節點,以西方國家為主導,外部世界正在加強針對中國的擠壓行動,而軍事壓力首先在西太平洋集結出現。這說明中央軍委不久前確定東南沿海及西太平洋是中國主要的戰略方向的依據,可能不是空穴來風。境外加緊對中國擠壓的態勢已經日益明朗化,毋庸置疑,估計今後擠壓的力度還會加強。

  西方學者依據一次、二次大戰前,以及冷戰期間大國相處關係的歷史經驗,認為世界資源有限,霸權國與崛起國勢成水火,衝突遲早不可避免。西方國家對中國崛起憂心忡忡,正在作兩手準備,即接觸和遏制並舉,合作和防堵(乃至對抗)共存。這層寓意可以用中國古哲所言“防患於未然,消禍於未形”的警句來形容。

  北京多次強調,中美兩國須要共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然而,迄今中國學界仍未對其理論基礎及現實性進行系統研究,僅憑“相互尊重、互利共贏”這八字真經,希冀以抽象的語言取信於西方國家領袖,則顯然低估歐美戰略家的政治智慧。近日的習奧峰會,在今後的中美關係走向上,可能產生風標作用。

  各方不應該低估是次會晤的現實作用和未來意義。

  星移鬥轉,時代不同了。上世紀“老大”、“老二”關係包含的主客觀因素,至今發生丕變。再說中華民族的歷史性格也與過去崛起國(如德國、日本、蘇聯)民族的歷史性格有顯著差別,豈能一概而論?涉及“老大、老二”關係的論述既是歷史魔咒,也是宿命論斷。華府、北京探討中美關係未來走向時,應該打破這一歷史魔咒;尤其是在核時代,這一歷史魔咒不應左右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

  誠然,要打破這一歷史魔咒,還需兩國決策層具有大智慧。如今中美關係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兼具緊迫性和可行性。為何迄今北京仍未組織學者對此課題作系統而周詳的研究?難道北京認為美中關係“輕舟已過萬重山”了嗎?誠所不解,或許是見不及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