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美須打破老大老二魔咒 決策層需具大智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5 10:32:49  


 
  五、中國滿意現行國際格局一戰爆發前,老二德國對老大英國積怨已深,要求在全球範圍內重新劃分勢力範圍。二戰爆發前,老二德國舉國對《梵爾賽條約》有憤懣之感,要求通過戰爭打破國際格局。而三十年多年以來,中國之所以崛起,從外部因素觀之,乃拜現行國際格局所賜。

  一名美國高官告稱,美國花費了天文數字的軍費,在亞太和中東地區維持海上運輸安全,可是在海上通道上多數是中國貨輪在穿梭往還,海運安全無關乎美國的經濟利益。他指出,中國搭乘現行國際格局的順風便車,賺了大財。

  既然中國對現行國際格局是滿意的,自然不會挑戰老大美國的核心利益。如此,中美矛盾自然不致於急劇惡化。

  六、中國從未締結抗美盟約一戰以來,全球主要大國屢次組成彼此尖銳對立的兩大集團,緊張對峙。列強及其盟國都僵硬地把自己與兩極中的一極綁在一起,喪失了外交靈活性,任何一宗突發事件都可能引起一場大戰。這是兩次大戰爆發的歷史背景。在冷戰時代,美國、蘇聯則策動組成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彼此尖銳對立,在漫長的年代中,代理人戰爭無遠弗屆。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中國一貫執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從未與任何國家締結與美國對抗的盟約。當前中國受到外部世界的擠壓,仍然無意改變既定的外交戰略,既不當頭,也不參加任何國家集團,當然不會受盟國牽累而挑戰美國的核心利益。因此,中美兩國之間利益可以協調,自然矛盾可以調和。

  七、中國依賴戰略通道

  中國是外向型的經濟結構,戰略資源對外依存度特別高。繁忙的出入口對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及國內政治穩定至關重要。去年中國購自國外的石油佔總消耗量的比例高達65%;中國每年煉鋼需要的鐵礦砂過半數來自澳洲和巴西,優質精礦砂幾乎全部購自國外。

  目前國際上有十六條戰略性的海峽和水道。美國海軍、空軍擁有在戰事或者危機階段全部予以控制的能力。目前國際海上通道仰賴美國海、空軍的保護,中國大進大出的經濟格局方才得以維持。今日中國既沒有與美國敵對的軍事能力,也根本無此意願,以免破壞本國既定的經濟格局。基此,中國決不會挑戰美國主導下的現行國際格局,中美矛盾自不致於急劇惡化。

  八、中國社會多負面因素

  三十多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負面的社會因素累積相當多,民眾“仇官”、“仇富”情緒強烈。“吾恐季氏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北京對內政的危機感即在於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