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兩岸認同與互信難題的思考
上述分析表明,兩岸認同與互信的強化與弱化,既受到各類客觀因素的影響,更有主觀因素在起作用。解決認同與互信問題,需要兩岸雙方共同努力,而非單方面讓步與釋出善意。在這裡,廣大民眾固然是最終的裁判,但民眾的思想不同時期往往受到不同主張領導者的巨大影響,民眾時刻被引導,民眾也需要思想引導,破解兩岸認同與互信難題,當權派,無論是執政者還是有社會影響力的人士及各類勢力,肩負著首要的責任。
一是領導人要有民族情懷。領導人,包括決策層,要超越“治權”範圍,站在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立場上,處理涉及兩岸的各類問題。以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為尺度,權衡利弊,作出決策。在這裡,最容易陷入誤區、最可能傷及兩岸認同與互信的舉動,就是敵我不分,把對岸當敵人;挾洋自重,利用外國對付對岸或利用外國與對岸的矛盾漁一時、一地、一黨、一己之利。與日本簽所謂“漁業協議”,還要驅逐大陸漁船;明明兩岸同屬一個國家,還竟然想著援日本先例與菲律賓簽“漁業協議”,畫地為牢,這是開倒車的行為。這樣的舉措目光短淺、急功近利、貽害民族、得不酬失。台灣固然小,但它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台灣;大陸固然大,但在涉及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問題上,是堅持原則、不會絲毫退讓的。當前複雜的內外形勢下,兩岸任何一方都不應有控制彼此關係節奏、距離、深度、廣度的思考,這是目光狹窄、戰略短視、思想媚外、行動瞻前顧後的表現,最終必然經不起人民的掃視和歷史老人的公正評判。
二是各政黨要有宏觀視野。政黨是為謀求特定政治利益,通常是政權,而建立的政治組織。有前途、負責任的政黨有特定的政治目標和意識形態,這些政治目的和意識形態有廣泛群眾基礎、符合當時社會現狀、順應未來歷史發展。18世紀蘇格蘭哲學家托.里德講過:一個好的政黨比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物更有用。所謂最好的政黨應當就是有前途、負責任的政黨。在兩岸關係上,兩岸的政黨都要秉持民族的立場、歷史的使命、大開大合的戰略氣魄,推動和平發展,戮力民族復興,促進兩岸人民共圓“中國夢”。僅僅局限於一黨利益、被過時的意識形態所束縛,必然做出有悖於民族、失信於對方的判斷和決策。短期行為將造成長期傷害,鼠目寸光不會給黨帶來長期利益。不要忘記19世紀英國保守黨領袖迪斯累利的話:保守黨是一伙有組織的偽君子。建立兩岸認同與互信,兩岸的政黨同樣責任重大。建立黨際互信,讓對方接受其存在和發展,必須建立共同的政治基礎。而建立這個政治基礎,需要智慧、眼光和決斷。
三是教育界要有歷史縱深。其中的核心是在歷史和社會問題上向下一代教甚麼。對兩岸關係而言,老一代靠厚實的經歷積澱認識對方,新一代則首先靠教科書定位對方,而雙方相互間的認知與判斷,往往直接影響著其處理與對方的關係、與對方打交道的方式,最終決定未來解決兩岸問題的方式。如果兩岸年輕一代歷史觀和社會觀南轅北轍、在國家民族重大問題上互為異己,未來兩岸關係的前景將不容樂觀。兩岸教育界要共同努力,消除“台獨”意識形態影響,重建共同的歷史觀。兩岸要重建對中華5000年歷史文化的共同認知和自豪感,不能以400年歷史割裂5000年歷史;重建共同的社會觀,把兩岸關係拉回一個中國框架之內,使得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中國領土主權不可分割的理念深入人心;重建共同的命運觀,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中國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夯實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形成“台灣同大陸一道發展,兩岸同胞共圓‘中國夢’”的一致認知。這樣的認同與互信,可長可久。
四是媒體要有社會責任。任何社會意識的形成,都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政府、學校、媒體的影響更大。媒體是影響公眾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的社會機構。在信息社會,媒體在形成社會輿論上承擔著更大的責任。媒體應該運用自身的影響力,促進社會進步,推動歷史向前發展。而在多黨競爭的商品社會裡,在所謂“新聞自由”的幌子下,媒體的公正性、客觀性往往讓位於黨派觀點特別是經濟利益,為了利潤,媒體經常扮演社會混亂的推波助瀾甚至始作俑者而非建設者角色。在海峽兩岸,一些媒體蓄意製造話題、刻意放大問題、炒作不利消息,傷害了兩岸認同與互信,成為兩岸關係一大亂源和公害。保持理智、秉持善意、恪盡歷史和社會責任,應當是兩岸媒體對待兩岸議題的基本態度。唯有客觀公正地報道對方情況、理性全面地反映兩岸關係、平和冷靜地評論突發事件,媒體才能扮演兩岸認同與互信增進者的角色。
五是民眾要有包容之心。大陸民眾要瞭解台灣近代歷史,體認島內民眾特殊的苦難遭遇,弄清其各種念頭、想法之所以產生的思想源頭;台灣民眾也要瞭解整個中國的近代歷史,體認大陸民眾同樣長期處於被侵略、被壓迫的悲慘境地,弄清其致力推進統一、振興中華的思想動力所在。兩岸民眾都要有包容之心,在相互瞭解、相互理解、相互合作中增進認同、增進互信,共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進而共同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六是要進一步打破禁區,推進兩岸全方位交流合作。交流增進瞭解、理解和諒解,合作激發情感、連接利益、促進融合。兩岸一家人,交流合作應少設禁區,禁區造成疏離、誤會和誤判。要進一步深化兩岸既有經濟、文化、教育、科學、衛生、旅遊及地區、行業、部門等方面交流合作,從互相設防、討價還價、壁壘分明,進化到互諒互讓、合作共贏、不分你我。努力拓展兩岸交流合作領域,逐步打開軍事、涉外部門大門,實現學術研討、參觀訪問、議題協商、項目合作等目標,真正做到一家人不分彼此的境界。積極探索共同對外的合作路徑,從提高兩岸經濟體整體競爭能力入手,逐步向安全、維權領域拓展,不讓外國置喙,實現中華民族利益最大化。適時開啓兩岸最高層交流,以適當名義實現兩岸領導人互訪,把兩岸關係推向新的高度。
七是要敢於直面現實,靈活處理兩岸關係敏感問題。隨著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擺在兩岸面前的重大敏感問題逐步變得難以回避,這些問題不但影響著兩岸關係的前進步伐,也影響著兩岸認同與互信的發展程度。當前主要是四大問題,包括“關係定位”、“國際空間”、“制度差異”、“軍事安全”。處理好這些問題,必將極大增進兩岸認同與互信;回避這些問題,始終卡在那裡,不是建設性的態度。問題需要疏導,累積滋生負能量,最終將引起兩岸關係更大動蕩。
要盡快開啓兩岸政治協商談判,首先把問題擺上台面,認真進行分類研究,就解決問題的路線圖達成共識。可以區分輕重緩急、難易程度等不同情況,對相關問題進行分類處理,一部分盡快處理,盡快解決;一部分局部處理,局部解決;難度過大的部分暫時擱置,條件成熟時解決。只要兩岸雙方本著相互理解、互諒互讓的態度,差異與分歧反而會轉化為增進認同與互信的積極因素。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3年7月號,總第18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