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170餘位台灣作家義拍救《文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2 00:11:16  


 
  1949之後,國民黨報紙管控嚴厲,民眾、文學人士得以宣洩的管道只剩下文學一埠。因“瓊瑤效應”名噪一時的《皇冠》雜誌創辦於1954年,同樣輩分的還有《幼獅文藝》等。50年代的台灣文壇,官方支持的文藝機構接二連三出現,文藝雜誌有80幾種,得到官方補助的有十幾種。

  1982年國民黨第三次文藝座談會舉行,結論是成立文藝資料研究服務中心,“意思是,你作為執政黨,要勇敢地承擔起這些作家的資料研究中心”,封徳屏說,因而先有了“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後才有了依托於它的媒體《文訊》雜誌。

  1983年創立時,《文訊》隸屬於國民黨文化工作會。痼疾仍在,但文藝政策已經開放了許多。“經過70年代後期鄉土文學的論戰,80年代國民黨對台灣的管理開始走一條不一樣的道路,社會禁忌開始解除,被壓迫的力量慢慢顯現。”《文訊》雜誌前總編李瑞騰說,《文訊》創刊目的之一是拿刊物作橋梁,溝通人民和黨部,也溝通文藝界。

  李瑞騰是《文訊》雜誌的第二任總編,當時宋楚瑜從新聞局換到文工會當主任,要求請外面專業的人士來編刊物,時任的《文訊》總編孫起明就找到了李瑞騰。“讓我來做的用意是,至少對外面的人講,不是一個黨工在做這個刊物,而是一個年輕的評論家。”李瑞騰當時博士在讀,同時也在大學教書,並擔任地方報紙《商工日報》副刊編輯。他接手後,請封德屏來一起工作。

  《文訊》最初的三年,報道和討論都聚焦在一些大題目,甚至是文學運動和口號上,其中有為文學創作找出路,也有檢討文藝政策面的關注,相當符合那時的價值理念。1990年之後,《文訊》從通泛的外省、本省作家的文學報道特色中變得本土化,各地文史工作者的剪影漸漸浮上台面。

  與一般以刊發作家創作為主體的文學雜誌不同,《文訊》早期較少刊發作家創作,因而與主流的文學刊物市場區別開來,但卻能和台灣文壇作家們保持良好的互動。“我們辦作家結婚照、少年時候的照片、第一本書等等展覽,充實我們的資料中心,變成文學史料,回頭在我們雜誌裡面登。”

  除了展覽和一系列研討會之外,2009年,雜誌還開辟了“銀光副刊”,專門為65歲以上的作家發表作品,“中生代是市場當道,我們重視的是青年和老年這兩端。我們自己選了一條比較人煙稀少的路。”近五年來,《文訊》展開的“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匯編”,橫跨日據時代、戰後初期到現代主義與鄉土文學時期。

  在李瑞騰的記憶裡,《文訊》早期的銷售量在三四千册間,“但是它總會抵達它該抵達的地方,因為當時是黨部編印的,所以幾乎所有的圖書館都會有,大部分從事文學教育和文學評論工作的人,都會收到這個刊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