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揭秘:給中央領導信件如何進中南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31 15:33:32  


 
  郵遞員上崗前要經嚴格政審

  “三四點起床、摸黑趕去20公里外的人民日報社取報紙,然後再到冶河郵電局交接郵件,十點鐘前後返回郵局。”中南海郵局的元老級交通員付江海回憶,他的“公車”——一輛自行車,每天都堆滿了報紙和信件。單是《人民日報》就有200份,未經折叠就被分為四卷卷起,整個報卷有半米多長。老鄉見到他常打趣:“呵,比小驢子馱的還多呢。”

  講中南海郵局的歷史,要追溯到1948年,那時專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和首長們服務的郵政局叫“山河郵局”。一般而言,郵戳都是地名,但當時晉察冀邊區歷史上並沒有叫“山河”的地方。之所以用這個名字,其實是為了保密,山河郵局分別取的是平山的“山”,和流經平山縣的滹沱河的“河”。

  1950年,黨中央機關進京,這家郵政局一路跟隨著毛澤東等領導人來到香山臨時駐地,而後搬入了中南海,成了中國最神秘的郵政局。

  李振才在那兒工作了11年,他記得郵政局入駐中南海後被設置在西營業處,距離西花廳不足百米。“在這個郵局工作的員工都是郵政系統的業務骨幹,每位郵遞員上崗前都必須經歷嚴格政審和保密培訓。”

  郵局自1959年2月開始在中南海營業,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屬於中南海的內設局。從各地寄給黨中央、政府和國家領導人的信件、郵包和報紙雜誌最終都會被發送到這裡,蓋上“中南海”的落地郵戳,才能被投遞到各中央、國家機關和中央領導的家庭郵箱。

  郵局的老人們回憶,在紅墻內辦公時見到中央領導是常有的事。老員工尚元清記得,當時周恩來住的西花廳就在郵局辦公室附近,他和鄧穎超時常來郵局和李振才等人聊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