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雙匯收購案,誰人歡喜誰人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31 11:23:58  


 
  這筆交易還面臨其他障礙。鑒於中國的食品安全醜聞廣為人知,中國公司對史密斯菲爾德的收購計劃可能會在美國消費者及消費者團體中引發擔憂,他們可能擔心雙匯最終會將在中國生產的豬肉出口至美國。

  史密斯菲爾德和雙匯表示,他們的計劃恰好相反:他們將會增加出口至中國的美國產品的數量,中國已經是美國第三大豬肉出口市場。由於中國的中產階級隊伍不斷壯大,中國人從食用米飯和蔬菜轉向食用更多蛋白質,中國的肉類消費在過去十年出現迅猛增長。

  “這次收購能使我們大規模地進入亞洲,”史密斯菲爾德首席執行官C.拉里.波普(C. Larry Pope)在電話採訪中說,“這是一筆出口交易,而他們對於把產品銷往美國以外非常感興趣。”

  即便如此,很多批評該交易計劃的人擔心,這家中國公司可能最終會尋求向美國出售肉類產品。

“他們已經在準備把雞肉產品賣到這裡,”代表聯邦檢查員的全國地區性食品檢驗聯盟聯合議會(National Joint Council of Food Inspection Local Unions)主席斯坦利.佩因特(Stanley Painter)說。“所以,我認為這會讓他們有機可趁,然後他們就可以宣稱,我們現在是一家在美國有分支的公司了,你們為什麼還要阻攔我們?”

  中國對關於食品質量的指責並不陌生。近年來,禽流感頻發,上海市黃浦江上漂浮著幾千頭死豬的場面不堪入目,有鑒於此,中國政府已經宣布要大力整頓食品商家。

  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好處就是,中國消費者將擁有更多接觸進口肉類食品的機會,而這些食品都需要達到更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

  中國在自給自足方面也遇到了困難。人們普遍認為中國的生產效率低而成本高。農場規模較小,生產和加工設備也比較不成熟。

  作為全球最大的豬肉市場,儘管中國已經開始採用規模較大的農場及加工設備,但卻仍然以家庭式農場為主,仍然受制於抬高豬肉及其他肉製品生產成本的物流瓶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