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克強外訪彰顯中國“擇友新標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9 09:30:17  


5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新德裡與印度總理辛格舉行會談。
  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英國《金融時報》5月29日載文《中國擇友新標準》,摘要如下:

  中國總理李克強首次出國訪問的行程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在亞洲,他選擇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歐洲則是瑞士和德國。的確,久拖不決的邊界爭議、對亞洲領導權的競爭,讓中印關係充滿挑戰,但在歐洲,以法國和英國的規模,以及與中國同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來看,似乎是更合理的選擇。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習近平在4月選擇以俄羅斯作為自己就任來的第一個出訪國。所以在中國兩位領導人的履新訪問計劃中,並沒有美洲、中亞、中東或非洲國家的位置。

  中國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國。在未來十年裡,中國經濟有望在總規模上接近美國,而這將不可避免地深化並拓展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孤立的中國無法發揮其全部潛力,中國的持續崛起有賴於成功融入世界體系。

  然而,中國頗為獨特的歷史則意味著,今天它在國際社會裡並沒有多少舉足輕重的朋友和可以長期維繫的盟友。正如它的名字所顯示的,幾千年來,中國認為它是世界的中心,無法想象其他國家可以與它平起平坐。在那個年代,中國並沒有結交盟友的想法,因為沒有這個必要。1793年乾隆皇帝對馬戛爾尼勛爵(Lord Macartney)率領的英國貿易使團的回覆中,就表達了這個意思。乾隆皇帝表示普天下的所有國家及其君主都在沐浴“天朝”的恩德,通過陸路或海路送來了昂貴的貢品。“天朝”無所不有,外來的“奇技淫巧”沒有任何價值,其製造品也沒有任何用處。

  到了20世紀上半期,美國在中國內戰中對今天退據台灣的國民黨的支持,為當今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不平靜關係埋下伏筆。根據1979年的《與台灣關係法》,美國政府在任何台灣與大陸的衝突中都負有支援台灣的義務。直到1971年,中國共產黨征服中國大陸22年後,國際社會的大多數主要國家才追隨美國,承認毛澤東領導的北京政府是中國合法政府。

  今天,中國的迅速崛起正在擾亂1945年以來的全球勢力均衡。但中國仍處在它長期的“光榮孤立”符咒的影響之下,如果鄰國聯合起來抵制中國影響力的提升,這個國際舞台上的後起之秀仍很有可能被孤立,落到孤家寡人的地步。

  因此,隨著中國自身實力的增強,面對以美國為首的、排除中國的“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PP),中國有著越來越強烈的需求來在世界各經濟大國中尋找戰略盟友。或許與中國關係一直不溫不火的印度能成為中國的好夥伴,但也許不會成為緊密盟友。中印關係的持續發展可以在東亞制衡美日聯盟產生的影響。但巴基斯坦是一個問題,它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真正的長期盟友之一,卻是印度的傳統敵人,這可能限制中印友誼可以達到的熱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