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雖然經歷了經濟危機,但仍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而且就其經濟規模以及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的領導力來說,具有優先的重要性。李克強首次出訪選擇德國和瑞士顯示了中國在歐洲選擇盟友時秉持的標準:經濟上穩定,擁有足夠的能量和影響力,地理上處於歐洲心臟位置。德國、瑞士都和中國形成了穩定的政治經濟關係。兩國都在改革開放之初就進入中國投資。事實上正如李克強指出的,瑞士電梯公司迅達集團(Schindler)與中國企業成立了1979年之後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1985年德國在中國成立的兩家著名的汽車合資企業(德國大眾分別與“長春一汽”、“上汽集團”成立)都已成為市場領導者。
與德國、瑞士相比,其他歐洲主要國家都不具備和中國形成長期夥伴關係的條件。首先要考慮的兩個國家,即法國和英國,和中國的外交關係都曲折反覆,受到達賴喇嘛、香港等問題的不時干擾。英國和法國均未從金融危機中恢復,而且看起來兩國都還要經歷多年的經濟困境。在其他國家中,意大利似乎面臨著嚴峻的內部治理問題,而且像西班牙一樣,很難維持國內經濟的穩定。
而且,李克強訪問瑞士還有一個特殊原因,就是要給2010年就開始協商的中瑞自由貿易協定畫下最後的一筆。這將是中國與外國達成的十多個自由貿易協定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為瑞士經濟總量位於全球前20之列,而且擁有發達的製造業和服務業。這項協議為中國企業在歐洲心臟位置贏得了一個平台,可以借助其開拓歐洲市場,尋求新技術。對中瑞自由貿易協定的期待最近已激發一波中國對瑞士的投資潮。在2013年頭三個月裡,中瑞貿易同比增長100%多,其中瑞士維持著高額的對華順差。
中瑞形成的緊密的經濟關係相對來說是近期的事,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德國就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投資國和貿易夥伴之一。德國各個強大的產業,從汽車(大眾、寶馬、奔馳)、化工(拜耳)到工程(曼集團、西門子、蒂森)都在中國大舉投資。在歐盟試圖以不公平競爭為理由對中國光伏和電子企業施加限制的爭議中,德國已經證明自己是中國的有力盟友。在華為因美國壓力而被迫放棄開拓美國市場的情況下,無論對該企業還是中國其他的電子設備製造商來說,中歐雙方就它們的貿易分歧達成良好的解決方案,都是極其重要的。這場中歐貿易爭議現在急需高層介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李克強對德國的訪問正當其時。
2023年,當李克強向他的繼任者移交權力時,中國經濟總量很可能從現有基礎上翻一番多,將真正成為全球經濟的主導者之一。到那時回頭看,李克強的首次海外訪問將被視為通向更高水平的全球參與和融合的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