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開出5年10萬億美元採購大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5 10:10:28  


 
  中國發展給全球提供機會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發展彼此相依,哪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再“獨善其身”。中國人在挖掘自己經濟潛力的同時,也在將這份成果同其他國家分享。

  德國電視一台曾以《中國市場,德國的未來》為題報道說,在歐債危機的陰影下,德國能成為贏家與中國市場對德國商品需求上升有很大聯繫。美國最大產糧州艾奧瓦州大豆協會的市場部主任格蘭特.金伯利說,中國人有了更多收入,就會吃得更好,消費更多肉類,需要更多飼料,對美國農產品的需求也會增加。南非金山大學商務學院學者科菲.庫阿庫表示,中國進口極大地推動了非洲國家的就業,促進了非洲經濟的發展。

  “中國的機會也是世界的機會”,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對記者說,中國經濟發展需要大量進口國外的技術和產品,這對其他國家是一個機會。同時,中國積極到海外投資也拉動了當地就業,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徐洪才表示,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中國願意為世界經濟發展多做貢獻。各國應打破貿易保護主義,多做加法,互相給機會。別做減法,你打我,我打你,打到最後,機會和感情都沒有了。

  習近平說,新世紀以來,中國同周邊國家貿易額由1000多億美元增至1.3萬億美元,已成為眾多周邊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重要投資來源地。中國同亞洲和世界的利益融合達到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習近平強調,中國越發展,越能給亞洲和世界帶來發展機遇。

  應進口國內緊缺短板產品

  中國目前已是世界第二進口大國,也是世界上進口增長最快的大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說,2002年以來除個別年份外,中國每年進口增幅都保持兩位數,2010年和2011年,中國進口年均增速高達22.4%。專家預計,今後5年進口10萬億美元,亦即年均2萬億美元,這個規劃並不算高,超過的可能性很大。

  統計顯示,目前中國進口商品主要是工業制成品,占60%多,還有初級產品,約占進口總額的30%多。在未來的進口增長中,徐洪才認為,應進口中國經濟建設緊缺的短板產品,比如能源資源、高科技產品。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節能降耗、綠色低碳等技術。

  梅新育說,未來中國進口需求重點將進一步向工業制成品的機械與運輸設備、化學成品以及初級產品中的非食用原料、能源等傾斜,此外,農產品進口增幅也會比較大。

  海關總署署長於廣洲表示,注重發揮監管政策、保稅政策和減免稅政策的作用,加大對能源資源、先進技術設備和國內需要的消費品進口的支持力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