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平衡對世界經濟有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4 09:46:41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字,今年前三個月,占經濟最大比重的是服務業,而非制造業。
  中評社香港5月14日電/英國BBC 5月12日報道《中國的平衡術》,摘要如下:

  經濟跟生活一樣,也講究平衡。平衡是我們大家都想要的——多一些睡眠,少一些壓力。對國家來說,這意味著要有多樣化經濟,一大組引擎推動增長。這比單純依靠消費者所承受的壓力要小。西方國家在這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但看起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取得了更好的平衡。

  對西方來說,再平衡經濟指的是縮減消費,擴大生產及扭轉製造業頽勢。它還包括增加出口,發掘海外市場的新消費者,減少對國內消費者的依賴。但對中國而言,恰恰相反。再平衡經濟意味著提高消費和減少對出口的依賴。

  中國不像以往那樣指望遭受危機重創的美歐消費者。經過30多年的強勁增長,中國消費者有了更好的資本支持本國產業。這不是一帆風順的。中國試圖培育國內市場及減少對製造業和出口依賴已有時日。而現實是,服務業(占GDP)比重徘徊在40%上下。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出口驟降,大約2000萬中國工人失業。後來政府再度努力發展國內市場,其中就包括服務業。

  初步結果顯示樂觀。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字,今年前三個月,占經濟最大比重的是服務業,而非製造業。服務業占GDP比重達到創紀錄的47.8%,首次超過工業的45.9%。顯然,這不是因為工廠產出萎縮;實際上,工業占比提高了,2012年占GDP的45.3%。這只是因為服務業增長更快,去年還不到45%。 

  這是初步跡象,轉變是否持久要看以後,但業已引起擔憂。筆者聽到的一種擔憂來自中國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他認為,不應為了消費而追求消費,美國信貸泡沫破滅就是活生生的教訓。關鍵是消費要由收入增長而非借貸支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