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逸儒:馬政府不能被民眾錯誤情緒拖著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2 15:38:44  


 
  文章說,菲國無意完全滿足台灣的要求,這事涉及菲國的政治文化、國民性格、國家尊嚴及談判技巧,台灣固然生氣有理,應該不斷施壓,但談判本身就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查明案情、走完司法程序更是曠日費時,大家理當支持政府,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對菲宣戰或羞辱來台特使,拒絕接待“菲狗”,毆打在台菲勞這些情緒性的主張和行為實在讓人厭惡。再弱、再錯的人和國家也有一定的尊嚴。

  不管是鬥爭或交涉,套句中國共產黨常用的話,有理、有利、有節是最起碼的行事標準,如何據理力爭,如何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但又不會不必要的引進外力,或給外界恃強凌弱,得理不饒人的錯誤印象,這就有賴智慧與技巧,進退與輕重之間當然要有所斟酌。台灣上下,尤其是媒體及那些政客、名嘴到處亂灑狗血、煽動民眾情緒的行為實在讓人不恥,馬英九政府則應該引導民意,而不能被民眾的錯誤情緒拖著走。

  在這次台菲爭執的過程中,台灣現在發現自己居然在國際宣傳戰中打了個敗仗,有理的變成沒理,本來具有正當性的要求和主張,居然給菲律賓轉化成台灣恃強凌弱,台灣成了霸凌菲律賓的不理性“國家”。其實這裡面首先要討論的是有無這個事實,其次才是要如何糾正這種認知。台灣民眾不妨理性的想想,自己到底有沒有無限上綱,柿子挑軟的捏的這種可能,然後再來痛罵政府處理不當,台灣駐外代表未能制敵機先,駐美代表有虧職守不遲。

  文章說,大家只因為不滿,於是台灣有不少人主張要加強對美工作,甚至要透過釋放兩岸可能合作的消息來逼迫美國表態,對菲國施壓。在筆者看來,爭取外國理解事屬當然,導正錯誤認知也無不當,但要本來與此無關的美國採取特定立場,實在有點讓人強人所難。引進外力通常都是弱者的表現,美國重視的只是區域安全,要求和平解決紛爭,充其量而言,它只會敦促雙方理性,要求雙方政府不要被民意鼓動,有過當的反應。

  部分台灣學者甚至進一步主張,要求敦促美國積極處理台菲爭執,而其理由居然是為了不使中共介入。對此,筆者雖然認為事情最好由台菲雙方透過外交及談判的方式合理解決,不應不當引進任何一方外力,也願尊重學者不同的意見和主張,但仍然不得不說,不知這種主張是站在何種立場發言?兩岸兄弟鬩墻固是事實,但某些人可以置整個民族的共同利益於不顧,寧願拉美反中倒也確實讓人眼界大開,嘆為觀止。

  文章說,最後,筆者要提的是,當年日本殖民台灣,其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辱稱台灣人民貪生、怕死、愛錢、要面子,後來更有人誣指台灣民眾是富貴必淫、威武必屈、貧賤必移,只會、只敢欺負比自己更為弱小的人與國家,這實在讓人覺得受辱深重,因為這與本性善良的台灣人民個性相去甚遠。不過若從這次台菲爭議民間的種種表現看來,如果部分不理性台灣民眾的表現又再讓外界產生誤解,甚至有不當的聯想,豈是合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