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逸儒:從“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談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31 16:35:57  


  中評社台北7月31日電/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研究所教授蔡逸儒31日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說,本月中旬,一本中國大陸雜誌以“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作為封面故事,立刻引來台灣媒體的廣泛報道,接著網絡上也出現各式各樣的貼文。總的來說,大家都認為報道的內容是個事實,所言不假,所以評論多以正面、肯定的意見為主,說台灣是大陸的一面鏡子。看了之後讓許多台灣民眾感到神清氣爽,有些人可能走路都要有風了。

  文章說,媒體的報道確實不假,至少筆者所接觸過的各國使領館、代表處及國際媒體人員在調離台灣,或重返台灣工作的歡送及歡迎酒會上,最常聽到的就是,除了中華美食之外,最讓他們念念難忘的是台灣民眾的熱忱與坦率、勤勉、善良,他們結交了許多朋友,認為這是一個正常、安全、讓人能夠寬心的地方,在台灣的工作經驗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日前訪台的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也提及當年在台的美好經驗,而美國、瑞典、荷蘭等國駐台代表退休後決定長住台灣也都是個例子。

  保留了中華文明美好元素 

  除了所謂的達官貴人或知名人士之外,凡是到過台灣的訪客,尤其是中國大陸和新、馬、泰、香港的華人及日本等地的民眾,由於語言、文化的相似性,更是對台灣社會的祥和,民眾的樂於助人,舒適休閑的氛圍,誠信的感覺都有相當正面的評價。大家多半覺得,相較於中國大陸,台灣的硬體建設未必比得上中國大陸的北京、上海,但正由於過去沒有太多政治運動,透過中華文化復興,台灣反而保留了中華文明的美好元素,台灣民眾的人文素養、民主發展及多元創新、包容並蓄反而讓大家感到驚艶。

  文章說,舉例來說,近年來有不少中國大陸的學生赴台求學,雖說他們對於國家統一、反對台獨仍有堅持,但也多少受到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中華民國”的存在也有相當的認同。有位學生說,小時候非常痛恨蔣介石的統治,如今卻是更恨蔣介石,但恨的卻是他當年剿匪不力;另外一位學生則舉例,說明其家人來台探望,在花東地區問路時受到不相識的小店主人協助,店東居然主動把相關旅遊訊息列印出來,送給她們的美好經驗。這種台灣民眾出自內心的協助當然讓人津津樂道。

  同時,網絡上近期另有一篇文章也提到台灣人的驕傲,說是和各國比較,台灣有許多優點:如全民健保、很低的所得稅、便宜的水、電、瓦斯(即煤氣)、電信費用、相對便宜的百貨和食物(只有汽車、電訊、電器類較貴)、垃圾不落地,幾乎每天可以倒垃圾、除了台北市,不算擁擠的交通,尚稱良好的治安、真正便利的“便利商店”等等。其結論是這些都是台灣人該要珍惜的福氣,當全球都在羨慕台灣時,台灣人不要再唱衰自己。所言都是生活層面的事情,但廣度、深度有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