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稱中印對峙曝5大隱憂 警惕日本挑撥離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7 16:22:46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中國南亞學會常務理事錢峰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出,沸沸揚揚20天的中印邊防部隊對峙事件終告一段落。在經歷自1987年以來最為嚴重的對峙事件後,兩個亞洲巨人的關係再回正軌,這也讓外界一切危言聳聽的預測銷聲匿跡。作為曾有過武裝衝突、邊界問題懸而未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早已確立的兩大鄰國,對峙事件雖將注定成為中印關係中的“小插曲”,卻折射出當前與今後雙邊關係發展的諸多喜與憂。

  眾所周知,對峙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雙方對實控線的認知存有差異。由於中印邊界仍未正式劃定,因此,任何一方保持和加強自己認定控制區內的軍事存在均屬合理合法,雙方對此心知肚明。危機發生後如何處理,是對兩國官方智慧、意志和決心的重大考驗。

  縱觀此次事件發生、發酵直至緩解的全過程,可以看出,兩國決策層均以大局為重,在敏感問題上謹言低調,執行和工作層面溝通順暢,能夠充分用好現有各種磋商機制,最終推動事件的轉圜。這說明中印關係雖錯綜複雜,存有分歧甚至矛盾,但不再似當年一樣“弱不禁風”,抗危機、抗風險能力得到了明顯增強。經過多年的磨合,兩國關係的成熟度達到了一定水平,和平解決爭端並非流於紙面,已成為中印高層的共同決心。

  與此同時,對峙事件也暴露出許多隱憂。一是雙方戰略互信不足,突出表現在存於兩國精英階層中的“認識鴻溝”。有些印度人強調,中國在釣魚島、南海問題的大背景下,試圖借此“敲山震虎”。而有些中國人則擔心,印度企圖“趁火打劫”,與日本等國遙相呼應。客觀看,這些看法多少有誇大渲染之嫌。

  二是一些印度政黨借此次事件高調批評國大黨“軟弱”,要求對華施壓。我們應看到,這些黨派往往只是“為反對而反對”,對其言行不必過於較真。但另一方面,受黨派林立、地方勢力坐大,多元政治格局的制約,印度中央政府外交政策面臨的掣肘越來越多,恐將也是今後的發展趨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