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旅法學者:中國正在迎來自信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3 13:20:15  


 
  如以冷戰後20年來看,美國先是搞出互聯網泡沫,後又搞出房地產泡沫,最後以次貸危機為標誌,出現大崩盤。對外則戰略性錯誤地發動一場又一場戰爭,將其軟硬實力無謂地大量消耗。

  從國家進步的角度來看,美國的內外戰略顯然都出了嚴重的問題,和同時期中國抓住每一個機會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在中國面前,美國正在丟失一個個桂冠: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美國超越英國後,百多年來第一次被另一個國家反超)、全球第一大汽車銷售國、專利申請全球第一、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度——2009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已達到50%!

  對於美國的制度,可從不同角度去解讀。倒是美國前總統卡特一席話,頗令人尋味。卡特2012年年末參加“三亞財經國際論壇”表示,他本人很討厭攻擊中國的言論,但很不幸,這就是美國政治生活運轉的一部分,幸好選舉結束後,這些言論會自動消失。

  和卡特只談現象不同,美國也有人開始把矛頭指向美國民主制度本身。

  保守派評論家大衛.布魯克斯在《紐約時報》有如下的評論:現在大家把民主奉為神聖的信條,殊不知建國之父很少談民主,他們是以共和的原則來建構國家。民主與共和的一大區別在於,民主相信多數人,共和則對人性高度不信任,要設計一套制度來抑制變幻不定的人性所可能帶來的破壞力。

  和強調自由企業法則的美國不同,歐洲則是以福利制度為基礎的龐大官僚體系、持續升高的收入再分配制度(稅收)和政府控制企業 特徵的模式。然而,這種模式在全球化和全球經濟危機的衝擊下,也同樣不可持續。

  中國崛起過程中,西方一直都在質疑中國模式能否持續。應該說,誰都不是預言家,中國模式未來是否能夠持續只能由歷史來驗證。但歷史(這場危機)已告訴我們,歐美的模式已不可持續,須進行重大、全面而又深刻的變革,否則將很難渡過難關。類似於今天西方經濟危機的考驗,自中國崛起以來已幾乎成為常態。

  上世紀80年代,是拉美經濟危機,90年代先是日本經濟泡沫崩潰,再是東南亞經濟危機和俄羅斯經濟危機。 但中國大陸不但沒發生類似危機,且頂住各種危機的衝擊,進而又不得不擔負起克服危機的區域或全球性責任。

  今天的中國被稱為金磚國家,但在五大金磚國家中,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總量遠超其他四國總和(廣東一省國內生 總值2008年就超過南非,和荷蘭不相上下),全球競爭力更是以名列第29位而遠遠把另外四國拋在身後(巴西排名第48,南非排名第52,印度排名第59,俄羅斯排名第67)。反腐敗問題,中國在人口過億的發展中國家中,也是表現最好的。根據透明國際2011年排名:巴西73位,中國75位,印度95位, 印尼100位, 墨西哥100位,孟加拉國120位,巴基斯坦134位,尼日利亞143位,俄羅斯143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