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石之瑜:蒙古可當“亞洲赫爾辛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6 14:52:38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朝鮮的核武危機沒有繼續升高,但是也沒有解除。自從平壤自己所建立的與外界溝通的最後管道——向來行事充滿爭議的美國退役職業籃球明星“小蟲”羅德曼——未獲理睬之後,形勢急轉直下。至今,各方均騎虎難下,就算知道彼此可能有意願化解,卻苦無解鈴人。

  聯合早報刊登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石之瑜的評論文章稱,在過去幾年參與同朝鮮進行六方會談的中國、俄羅斯、美國、日本與韓國之外,另外一個與朝鮮危機不直接相關,但保持與朝鮮良好的關係,卻未受到注意的國家,就屬蒙古。蒙古在此番緊張形勢中有無適當的角色,或蒙古領導人自身有無意願扮演任何角色,則未可得知。

  近年蒙古所遭逢的國際環境與蒙古自身的自我認識都在轉型之中,但某種躍躍欲試的情緒,顯然已經在醞釀悸動。如果各方考慮到蒙古可能有的穿梭角色、傳話角色、橋樑角色,是否蒙古政府或智庫藉由承擔責任,而超越長期以來的地緣政治限制,甚至從心理上產生更大的外向自信?這對於蒙古今後開展與鄰國的健康正常關係,自有莫大裨益。

  文章表示,今天已非吳下阿蒙的蒙古國,最近連續接待了土耳其、中國與日本的首相,儼然在宗教地緣、經濟地緣與族群地緣上,都日益受到重視。過去的蒙古夾在俄羅斯與中國之間,如今適逢中國崛起,俄羅斯則興起了歐亞主義,韓國躍升為世界經濟大國,與日本一起都點燃了對投資蒙古興趣,美國更是想將勢力範圍擴張到蒙古。

  朝鮮對世界整體的抗爭,會不會是將蒙古推上世界舞台的最後一根稻草?蒙古在朝鮮問題上始終維持低調,在各種危機的循環爆發與化解過程中,蒙古國赴朝鮮工作的人卻不曾間斷。應該說,蒙古是與朝鮮關係最穩定的國家。以蒙古外交的保守性格來看,維持這樣的穩定關係,一直也是蒙古的朝鮮政策主流。

  事實上,蒙古的整體外交思維,主要是在維持與各方的關係均衡,而不是權力均衡。因為蒙古向來視自己為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國,不曾有過權力均衡的想法,從過去的美蘇兩強之間,到中蘇之間,再到與西藏、德蘭薩拉、北京之間,關係的平衡占據烏蘭巴托大部分的外交精力。

  不過,變化在靜悄悄的發生。由於蒙古內部出現了找尋第三鄰國的呼籲,導致蒙古在與日本或美國的關係不斷加強情況下,漸漸有了新的自我期許。蒙古如何在世界舞台上成為有意義的一員,如何面對中國內蒙古的同族人與他們的蒙漢關係,都引起話題。有趣的是,朝鮮危機爆發至今,烏蘭巴托似乎表現得毫不敏感。

  比較具有前瞻性的一項智庫報告,從當代國際關係史上找尋教訓後,認為烏蘭巴托可以成為“亞洲的赫爾辛基”。所周知,赫爾辛基是冷戰期間崛起的世界和平行動基地,作為一個對話與衝突化解的平台,同時使得在蘇聯陰影下生活的小國芬蘭,一躍而成為國際上所仰賴的中間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