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石之瑜:蒙古可當“亞洲赫爾辛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6 14:52:38  


 
  文章稱,亞洲赫爾辛基這樣的自我期許在烏蘭巴托尚不成熟,尤其是保守的外交界在思想上與實際的運籌能力上都沒有充分準備。然而,若以朝鮮問題為試金石入手的話,誰說烏蘭巴托不能成為化解危機的一個新平台,並進而發生化學效應,在世界舞台上形成新的和解氣氛呢?

  首先,蒙古在世界上沒有敵人,中國與俄羅斯都不是蒙古的敵人;其次,歷史上蒙古征服歐亞大陸在今天所留下的,反而是懷古、英雄與草原的美好想像;再其次,蒙古的經濟與科技發展都沒有到達在世界上產生影響力的程度;最後,蒙古自身的地緣關係特殊,無論如何發展都不會引發蒙古威脅這樣的恐慌。另外值得說的是,平衡關係一直是烏蘭巴托的強項,而各國與朝鮮此番共同遭遇的,不正是關係處理不好問題嗎?

  比起小蟲羅德曼,選擇蒙古作為中間人當然相對顯得創意不足。但是,蒙古本身作為平台的潛力絕對不可小覷,而且不論是國際信任或運籌能力,烏蘭巴托的智庫專家遠遠比小蟲個人穩健可靠得多。在朝鮮問題上,以赫爾辛基來期許烏蘭巴托,應該是一件大有可為的事。

  文章最後說,華府或北京都可以發動這樣的邀請。若是中國要透過蒙古與朝鮮溝通,傳出去可能讓人感到丟人,不過,對中國而言,不是自己不能與朝鮮說上話,而是有的時候,有的話中國不適合傳遞,或由中國傳遞的話效果會不同。同理,外界的話由烏蘭巴托傳進去與從中國傳進去,不論是在說的時候或在聽的時候,感受都不同。

  至於華府,就更可以找烏蘭巴托出面了。美中雙方倘若能因此共商大計,再由烏蘭巴托進行穿梭外交,讓美朝雙方在誰也不必先低頭,也不必碰面的情況下,展開新一輪的相互摸索,讓危機先渡過,再在將來安排蒙古成為六方加一會談的參與者,說不定就連美中之間都可以順便培養出前所未有的默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