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廉德瑰:日政客“參拜” 犯下三宗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5 09:12:27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23日,日本168名國會議員集體參拜了供奉著14名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參拜人數是1989年以來最多的一次。特別是一直在“參拜”問題上有所收斂的安倍內閣,此次有三名成員參加,其中包括副首相麻生太郎。參拜者對於輿論和國際社會的批評,竟然恬不知恥並振振有詞地說:國會議員拜祭為國捐軀的“英靈”,在任何國家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解放日報刊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廉德瑰的評論文章稱,這反映了日本有些人確實對那場戰爭不思悔改,既無視了日本國內關於歷史認識問題的基本傾向,也挑戰了戰後國際秩序的基本安排,還刺激了鄰國國民的基本感情。

  首先,“參拜”違反政教分離的原則。靖國神社屬于日本神道教,是明治維新之後形成的新神道教,即“天皇教”重要神社,其宗教性質在戰後也沒有改變。宗教與軍國主義的結合,曾經使日本民族變得瘋狂殘暴,因此戰後和平憲法第20條規定:任何宗教團體都不得從國家獲得特權或者行使政治權力,任何國家及國家機關都不得進行任何宗教教育和宗教活動。這一規定從法律上隔斷了政府官員與靖國神社的聯繫,禁止了神道與政治的互相利用。日本右翼政客的“參拜”行為是對日本憲法的粗暴踐踏。

  其次,挑戰東京審判的結果。靖國神社供奉著近246萬個牌位,由於近代以來日本發動的戰爭基本上都是侵略戰爭,因此,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道德和法律標準,“參拜”便成了敏感的國內外政治問題。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開庭審判了戰爭罪犯,但日本軍國主義殘余勢力一開始就不承認這個審判,認為它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審判。1978年10月17日,日本秘密將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的牌位挪入靖國神社,標誌著日本右翼在反“東京審判”、“舊金山體制”等戰後安排方面獲得重大突破。接下來他們便開始推動內閣成員以官方身份參拜,公開挑戰戰後國際秩序和體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