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日報叩問湖南“下水道吃人”:無市長請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25 15:29:15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又一起“下水道吃人”的悲劇發生了。22日的暴雨夜,女大學生楊麗君不慎落入長沙城區一處下水道,隨即被急流卷走,下落不明。事發後,當地公安、消防、衛生、市政、街道辦事處等均派人趕赴現場救援,媒體也將聚光燈對准吞噬生命的洞口,網友紛紛祈禱落井者能奇跡般生還。

  人民日報刊文指出,傷感、憤怒、期望之餘,我們還是應該冷靜地想一想幾個老問題:為什麼需要那麼多井蓋?為什麼需要那麼多部門來管井蓋?為什麼大雨就能衝開井蓋?表面上看,這是因為九龍治水、管理部門推諉、防範不夠、整治不力,而根本的原因恐怕還在於:城市規劃不合理、排水系統老舊。

  抓住症結才能解決問題。但長期以來,一些管理者習慣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滿足於應急之策,而不願去改變造成結果的真正源頭。

  比如,地面井蓋丟失,往往忙於界定屬於哪家單位,甚至不惜動用地下管線專家“會診”,卻沒空想一想,為什麼電力、電信、煤氣、自來水、熱力等都要“各自為井”;城市道路擁堵,車輛限號、購車搖號本都屬臨時管控,卻逐漸習以為常,延緩了優化交通規劃、城市布局。

  漸成常態的治標就這樣代替了治本,以至於井蓋管理應急處置中心都成了正式編制。而一提到治本,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出現,出了狀況先以非常措施救救急,緩下來後,治本又被一再擱置。許多城市就這樣成了生病的美人,地面光鮮靚麗,地下炎症不斷,靠的是擦粉裝頭面,直到拖得轉成慢性病,最後不得不移肝換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