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應該放棄朝鮮的五個理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1 09:01:04  


這是朝鮮鹹鏡北道豐溪裡核試驗場地區的衛星照片。新華社發
  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美國《僑報》2月20日載文《中國應該放棄朝鮮的五個理由》,摘要如下:

  朝鮮第三次核爆在中國社會內部引起了一場是否應該放棄朝鮮的討論。目前,網絡輿論形成了兩種不同看法,一是主張中國還應像既往一樣發展同朝鮮的關係,理由是中朝友誼是由“鮮血凝成的”,同為社會主義國家,有著相同的意識形態,且朝鮮對中國有戰略緩衝作用,是抗衡美國亞洲戰略的一張牌;一是主張中國應放棄朝鮮,理由是朝鮮已成為中國的負資產,既然中國管不住朝鮮,就應該拋棄它。

  筆者認為,中國現在確實到了應理性思考和評估是否放棄朝鮮的時候,並贊同後一看法。因為主張不放棄朝鮮的上述幾點理由是站不住腳的,中國發展同朝鮮的關係必須回歸到正常的國家關係,以國家利益為最高原則和出發點,而不能被虛無的意識形態和戰略緩衝區的說辭自縛手腳,以致把自己搞得非常被動,損害自身利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國家關係如果建立在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基礎上是很危險的,既不符合國際關係的現實,也不符合中朝各自的現實,也是對中國發展同西方關係的否定。因為以意識形態劃線的話,就沒有今天的中西關係。儘管中國與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在發展關係時,雙方有著意識形態的考量,但不能以意識形態作為處理國家關係的最高準則,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假如以為中國曾被西方蹂躪過,就推斷西方是“亡我之心”不死,則是將意識形態凌駕於現實利益之上,恰恰顛倒了現代中國與西方合作的基礎。另外,中朝雖同為社會主義國家,但兩國行事風格的差距恐怕比起中國同西方的差距來,要大得多。

  其次,把中國的戰略安全寄托在所謂的地緣政治優勢上,並不切實際,也誇大了朝鮮的作用。中國人津津樂道的朝鮮對中國的戰略緩衝區,是就地緣戰略而言的。如果說冷戰時期,朝鮮確實充當了這一角色,但在現代戰爭形勢下,也勢必大大減弱,乃至幾近於無。事實上,從緩衝區含義看,它是為了隔離危害。當危害就產生在緩衝區內,緩衝區的“緩衝”作用也就消失了。想像一下,假如朝鮮因發展核武被美國認為對其國家安全產生重大威脅,從而招致美國先發致人打擊,中國是不是基於友誼要幫助朝鮮?這不就引火上身,還有什麼緩衝可言?

  至於認為朝鮮可作為中國手裡一枚同美國博弈的棋子,在一定時間裡不能講沒有一點作用,但前提是中國能有效驅動這枚棋子,而且僅是把它作為一枚棋子使用而已,切莫誇大其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