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兩岸認同斷裂的原因
台北會談主辦單位(兩岸統合學會)以“背對背奔跑”來形容兩岸認同斷裂問題,完全符合現狀。張亞中理事長舉出一個最近發生的實例:今年10月中旬,馬英九總統接獲一份民意調查結果,問卷的第一個問題是“有人說‘原住民之外,大多數台灣人來自中國大陸,是炎黃子孫,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但也有人說‘雖然很多台灣人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但兩百年來已經發展出獨立的血統和文化,是台灣民族,而不是中華民族’,請問您比較贊成哪一種說法?”。
民調問卷結果顯示,19至29歲這個年齡層接受過李扁執政時期所謂“同心圓史觀”的選民,認同第二種說法的比例竟高達66.67%。這樣的結果讓人驚訝且百思不解。姑且不論前項民調的真實性或問卷設計是否有導引之嫌,台灣的中國意識淡薄,則是不爭的事實。
有關探討兩岸認同斷裂加深問題,參與台北會談的兩岸學者看法雖不盡相同,但都同意現在是提升兩岸認同的契機,“掌握機遇,創造氛圍”與“自信、尊重、包容”在會場內不絕於耳。兩岸學者都同意,兩岸的安全利益與經濟利益不斷增加的同時,認同意識和價值理念卻持續下降。其實,兩岸文化認同從來不成為問題,政治認同與民族認同的分歧卻愈來愈明顯。從會議期間學者的對話可以看出,兩岸學者認為造成台灣的認同斷裂,北京與台北都要負責任。
1971年之後,大陸在國際社會壟斷中國身分的使用,逐漸淡化了台灣的中國意識,是台灣學者最普遍說法。台大政治系教授蘇宏達提到一個親身經歷的實例:1990年代他在巴黎讀書時,因選修國際行政課程而必須申請至國際組織實習,卻四處碰壁。最終他雖獲日內瓦某國際組織的錄取通知,報到時竟因持中華民國護照而被拒於門外。當時蘇教授辯稱自己是中國人,對方的回應卻是“你不是中國人,你是台灣人。我們已向中國大使館查證,他們說你不是中國人。”李登輝與陳水扁主政廿餘年期間,不斷形塑台灣的認同史觀,長期已經刻印在台灣年輕一代學子的腦海。及至馬英久執政,國民黨雖有意撥亂反正,卻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台獨史觀的歷史課綱,至今依然存在於各中學,例如“全華”出版社發行的高中歷史課本,就把日本侵華戰爭喻為“聖戰”,把日本殘民以逞的徵兵與慰安婦,詮釋為“激發年輕人熱血愛國情操得到成效”。馬英九總統閱後的感想是“怵目驚心”,卻不見其有撥亂反正的作為。
台灣學者直言指出,兩岸應共同改善政治認同問題。馬政府不宜將維繫政權過度寄託於經濟表現,而應對台灣年輕一代強化其理想與信念,大陸方面則不宜將兩岸關係的深化繫於經濟讓利,而是設法改善在台灣增長中國意識的空間。
兩岸宜儘早簽署文化協議
一般而言,民族認同包括了血緣、語言、文化、宗教或風俗習慣客觀描述,它必須具備民族成員相互視為同胞、具有共同的歷史回憶、共同的家園與共同的公眾文化等要件。就某種意義來說,民族認同基本上就是國家認同。台北會談期間,多數學者傾向從文化認同面向探討如何強化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
兩岸認同斷裂嚴重,並非源於台灣人對大陸的制度認同,而是許多人已不再認同是中國人。筆者擔任第二子題“兩岸認同互信與兩岸關係發展”與談人,就以德國統一前的認同問題作案例,說明文化協議對提升民族認同有多重要。1950年代初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內部原本就有支持統一與傾向分裂兩派主張,後者強調的民族統一只是戰術運用,終極目標還是建立不受西德制約的獨立國家。目前民進黨的情況相當類似當年的東德,他們無論自稱民進黨已經轉型,或如同郭正亮教授呼籲大陸要正視中華民國,其實都只是戰術運用,台獨還是民進黨的終極目標。
1974年的東德學界,首次出現探討“兩個獨立德意志民族”的論述,其目的只是為配合官方修憲,主張德意志民族(相同血緣與文化)是兩德統一所需條件,但非必要條件。東德不否認自身是德意志民族,它與奧地利和瑞士同具德意志民族特徵一樣,都是各自獨立的國家。1970年代的東德基於社會主義不同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對西德產生相異的認同感,希望走向永久分裂之途。
西德為強化兩德人民的認同與互信,藉著東西方和解之際,於1970年代中期開始與東德進行文化合作的談判。期間因種種政治因素干擾,兩德談判曾經停頓8年之久,直到1983年才恢復。1986年5月,兩德史上首次簽署文化協定,隨後西德根據文化協定與東德展開文藝、科學、教育、體育、青少年、社會團體、保健、環保、司法、姐妹市等領域的全面交流與合作,大幅度地改善了兩德認同斷裂問題。
馬英九總統曾提出其第二任期內的兩岸政策,將著重於深化兩岸交流、兩岸互設辦事處、通盤檢討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顯示他並不急於進行兩岸簽署文化協議的對話。其實,兩岸互設辦事處涉及兩岸起碼的政治互信,馬政府如果連擴大兩岸文化交流合作都畏首畏尾,互設辦事處就不具實質意義。更何況,兩岸互設辦事處也需要進行政治對話,馬政府一昧地拒絕兩岸政治對話,只會讓他的政治主張成為空談。
與會學者探究馬政府排拒兩岸簽署文化協議的原因很多,有人歸咎於美國因素介入,影響龍應台部長的意志,也有人認為是民進黨的阻擋。第三種判斷認為,原因出於當前兩岸文化交流的不對稱現象,兩岸暫時難以取得共識。例如,兩岸新聞交流的不對等,並非源於新聞採訪自由,而是台灣不能在大陸發行報紙、網路被封鎖、內容被管制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