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豪宅化”及“惜售” 香港高樓價宿命成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7 09:50:30  


  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近年出售新盤,呎價動輒過萬,與普羅市民收入嚴重脫節。樓價高企,除供應少之外,地產商亦將樓價高企歸咎建築成本上升。對於後者,據記者採訪多名業內人士指出,近年建築工人薪資確實大幅上升,但建築成本只佔總成本四分一,影響遠不及新盤“豪宅化”,“多加10元豪裝,可以賣貴30元”;加上地產商用盡土地的建築寬限期,甚至樓盤落成亦不推出,令供應處於偏緊狀態,才是高樓價的元兇,“成本2元,正常要保本兼賺錢賣2.6元,但當市場供應少,就飆至4元”,可謂是高樓價宿命的成因。 

  香港文匯報報道,近日港島西環堅尼地城卑路乍街一個新盤,發展商計劃明年1月推售,意向呎價達3萬元,媲美港島半山,以此計算,假若即使是細到500方呎的單位也要1,500萬元。以統計處公布的去年本港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每月20,200元計,市民即使不吃不喝把賺的每分錢儲下來,也要742.57個月,即61.88年才能買得到!真係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學者批評“低檔”絕跡 

  城大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見圖)表示,發展商為求賺取更高利潤,將樓盤豪宅化成為必然的手段,可說“新盤=豪宅”。不論大單位、細單位,樓盤地點是否在豪宅區,通通以豪宅掛帥。材料、大堂都用上最好,就算蚊型樓亦要有會所,低檔物業已不再在港出現。 

  事實上,新盤豪宅化是近年發展商吸客的招數,但羊毛出自羊身上,發展商在推售新盤時,先在商場或甲級商廈內,打造一個數千呎至逾萬呎的售樓廠,加上超豪華示範單位,單是這些支出,往往花費上億元。再看新盤附設豪華雲石大堂,配備落地水晶燈,加上超級無敵大會所,設施五花百門,總建設成本自然一路向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