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香港立法會選舉 競選廣告不是致勝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12-11-14 01:09:08


李慧琼的選舉廣告較劉江華少花160萬元,李彭廣指超級議席需要爭取大量中間選民支持,劉江華一貫形象屬鷹派,不利爭取中間選民。(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1月14日電(記者 畢捷宜)香港立法會選舉提交開支的期限昨日才屆滿,面向全港的“超級區議會”,民建聯李慧琼和劉江華的總開支相若,然而劉江華的選舉廣告開支,較李慧琼多近160萬元,惟最終仍無緣重返議會。有學者指,“超級議席”需要大量中間選民支持才可當選,故選民是否接收到宣傳的政治訊息,以及參選人一貫以來的形象,較廣告更能左右選舉結果。

  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已經上任逾一個月,但提交選舉開支的期限昨日才屆滿,首次舉行的“超級區議會”(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涉及全港,參選人申報的開支甚具參考價值。民建聯李慧琼及劉江華的總開支分別為439萬及494萬元,其中李的廣告開支約276萬元,第二大筆開支為租金、運輸費,共花了86.4萬元;而劉則花了436萬元賣廣告,佔總開支8成8,即劉較李多花150萬元賣廣告,但李得票27.7萬,劉以不足20萬票未能當選。二人開支均由民建聯“埋單”。

  從開支上可見競選廣告不是“超級區議會”的致勝關鍵。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指,花費多與當選沒有必然關係,而競選宣傳,內容最重要,以及選民是否接受當中的政治訊息。他說,劉江華任議員以來,立場較強硬,屬鷹派,但“超級區議會”需要大量中間選民支持,劉的形象太鮮明反而不利;相對而言,李慧琼的形象較柔和,容易爭取游離選民支持。

  他又謂,相信各政黨日後會培養不同形象的人才,參與不同形式的選舉。

  另外幾名參選人,工聯會陳婉嫻花了450萬元;民協馮檢基亦花逾400萬元,達456萬元;餘下3人開支不到400萬元,包括民主黨涂謹申以386萬元取得31.6萬票,而以末席入局的何俊仁則花費395萬元;取得6.1萬票的白韻琹則花了250萬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