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謝長廷超越差異說利民共對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0 00:08:54  


 
  謝長廷此行在兩岸均引起高度關注,鋒頭很健,而在綠營內部卻暗流汹湧,氣氛詭異。本來是民進黨中央同意的登陸交流活動,也意在與大陸溝通了解,但回過頭來民進黨卻不予正面回應,更別說給予肯定。謝長廷的登陸之行,在綠營內部到底是福是禍尚難定論,蘇貞昌態度如何,是否引發民進黨內新一波競合實在難以預料。說到底,還是跳不出黨內政治鬥爭的緊箍咒。

  可以說,民進黨在處理兩岸差異的問題上,如果僅僅停留在允許黨員以個人身份登陸訪問,卻不能早日有勇氣撤除“台獨”障礙,就連黨內人士以個人身份訪陸的成果也不敢正面回應和肯定,那麼處理兩岸差異就會永遠在淺水區滑行,而始終不能登堂入室。

  正確面對、處理兩岸差異不能破除心魔克難前行,民進黨要想超越兩岸差異又談何容易。兩岸建立並鞏固政治互信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克服的困難很多,既有歷史遺留的固有政治分歧,也有在兩岸關係不斷前進中隨時出現的新問題。而民進黨要想與大陸方面真正實現正面溝通、直接對話,就必須要首先撤除“一邊一國”的“台獨”思維。

  大陸方面多次表示,歡迎民進黨人士以適當的身份來大陸走走看看。這扇門始終是向民進黨敞開的,但若想達成黨對黨對話商談,就首先要有共同的政治基礎。

  國共對話交流的政治基礎是一個中國原則下的“九二共識”,民共對話的政治基礎在哪裡?想必也一定是要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進行。兩岸分則兩害,合則兩利,這是歷史的明證。
extpage>
  只有一個中國原則才是兩岸中華兒女共同利益的政治公約數,不論民共對話的政治基礎名稱為何,都要充分體現兩岸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以實現兩岸和平發展以及兩岸同胞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只有一中原則才能保證國家不被分裂,兩岸共同攜手走向繁榮才有望實現,兩岸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才有希望。

  因此,民進黨要想超越差異,最關鍵的就是要超越“台獨”黨綱,從“一邊一國”進入“一中”的框架和平台上來,只有這樣才能奠定民共對話的政治基礎,徹底改變“選舉政黨”的形象,民進黨轉型才有望真正實現。

  謝長廷的超越差異說,不僅為兩岸和平發展提出建議,也為民進黨實現轉型提供了思路。民進黨能否認可謝長廷此次訪陸之行,是否認同乃至接受謝的兩岸政策建議,著實考驗著民進黨的政治胸襟與智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