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論:兩岸合作如倒打一耙 台灣會後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8 00:27:59  


原本計劃6月底舉行的第八次陳江會談,因兩岸投資保護協議爭議未解而被迫推遲。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作者 文睿)近來的兩岸關係頗不平靜,兩岸交流合作雖然穩中有進,但也呈現出大陸熱、台灣冷的不正常現象。6月17日至22日在福建廈門舉行的第四屆海峽論壇上,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在會上鄭重發布了數條惠台新舉措,共涵蓋了8個方面有關兩岸交流的內容,其中最亮眼的部分是關照台灣民眾的就業問題,“急台民之所急,想台民之所想”, 可謂雪中送炭,飽含同胞手足之情。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原本計劃6月底舉行的第八次陳江會談,因兩岸投資保護協議爭議未解而被迫推遲,而爭議的核心在於,台灣方面一味要求大陸方面給予台灣“超國民待遇”, 相反卻對大陸方面關注的投資透明化與市場開放問題避而不談,對陸企入島投資連基本的國民待遇都不願給,這樣一種不對等的談判當然會令兩岸投保協議再次擱淺。台灣方面長期以來只求自利不求雙贏的心態,再次顯露無疑,而這樣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不但為兩岸關係增添陰影,更會為台灣未來的發展自我設限,最終台灣將自取其害。

  理論上講,所謂“經濟合作”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體,為了共同的經濟利益,實現專業化分工和進行產品交換而採取共同的經濟政策,實行某種形式的經濟聯合或組成區域性經濟共同體。兩岸雙方,包括大陸和台灣正是基於雙方經濟共同獲利而採取經濟上相互依賴,取長補短,進行專業化分工生產經營,以實現雙方共同繁榮發展的行為。為了達成雙贏的目的,雙方就勢必要採取平等協商、互利合作的經濟政策,特別是任何一方都不能以犧牲對方來實現自身的利益,否則只能稱為“損人利己”,而非互利雙贏。

  事實上,目前兩岸經濟合作中存在著相當多的不對稱、不平等現象,而且近年來台灣方面的本位、自利心態日趨嚴重。本來ECFA是一份兩岸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從原則上來講應體現公平、透明和互利,但在實際上,有很大部分卻是大陸單方面的經濟讓利。以第一批早收清單中的農產品為例,大陸開放台灣部分農產品免關稅銷往大陸,這對台灣來講已經是相當大的讓利,可是台灣方面仍然不滿足,進一步要求大陸方面要“常態性採購”,甚至還出於泛政治思維要求大陸“不要政治採購”等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