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黃光國:中國要掌控“文化話語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2-12-01 01:09:32


 
   掌控“文化話語權”

  作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龍頭老大,美國除了向其屬下各開發中國家汲取人才之外,還必須要能夠掌控他們的意識形態,讓他們接受美國的價值觀,能夠附和美國,說美國喜歡聽的話。這就是所謂“文化話語權”的掌控。在這方面,美國主要的佈局,是1960年美國國會批准國務院在檀香山設立東西文化中心(East-West Center),並針對當時開發中國家的需要,設立科技發展(Technology Development)、人口(Population)、傳播(Communication)、文化學習(Cultural Learning)及開放基金(Open Grant)等五個研究所,每年都舉辦一系列的研討會,由東西文化中心提供經費,邀集亞太各國的知識菁英前來參加研習。

  舉辦這類研習會的目的,據稱是要促進美國和亞太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問題是:當時美國和亞太各國之間的國力差距極為懸殊,到美國參加研討會的亞太菁英大多是抱著前往“取經”的心態,希望能學到一些“現代化”的竅門,哪裡談得上什麼“對話”?結果所謂“話語權”,就變成開完會後回國“替美國幫腔說話”的權力。

  除了不斷舉辦各式各樣的短期研習營之外,東西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計劃之一,是提供獎學金,徵募亞太各國年輕的知識菁英,到夏威夷大學攻讀各個不同領域的博、碩士學位。這些學生平常在夏大各個不同科系修課,下課後全部住在一棟叫作Hale Manoa的宿舍裡。這棟十二層樓的學生宿舍由名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通風、採光、生活機能均十分良好。來自三十幾個國家的學生住在一起,自然有許多溝通交流、建立關係的機會。

  然而,夏威夷畢竟不是美國本土。當年接受東西文化中心獎學金的每一位外國學生,在學業結束之前,都有機會到美國本土各地作一趟“田野研究”(field study),去認識美國的“地大物博、文明先進”。在那個時代,到美國留學的亞太學生在完成學業之後,許多人都千方百計的想留在美國,可是,接受東西文化中心獎學金的唯一條件,就是學業完成之後,必須回國服務,不得留在美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