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貨幣政策不隨美日起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8 09:08:35  


  中評社北京9月28日電/繼美聯儲推出QE3(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後,日本央行近期也出台了貨幣寬鬆政策。針對這一席捲全球的貨幣寬鬆潮,近日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例會明確指出,我國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根據形勢變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央行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不會隨美日貨幣政策起舞。

  經濟增速下滑並非因缺錢

  據人民日報報道,專家指出,發達經濟體受金融危機餘波影響,失業率高企不下、實業不振,經濟復甦乏力,此時普遍推行貨幣寬鬆政策,無不希望借增加貨幣供應,刺激經濟增長。而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呈現緩中趨穩態勢,經濟增速下滑也並非由於貨幣供應不足引起,而是受國際市場疲軟、國內政策調整和經濟運行周期性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郭傑認為,發達國家潛在增長放緩,歐債危機惡化,拖累了歐美國家經濟復甦。同時,歐美國家的貿易保護情緒抬頭,其不斷揮舞的“貿易大棒”對全球經濟形成了進一步的下行壓力。我國出口受到外需疲弱影響較大。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也是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目前結構調整的積極效應正在顯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認為:“上海、廣東的出口在下滑,工業增加值也在下滑,但下滑的是傳統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出口比重沒有下降,是穩定的,這說明中國的高新技術出口沒有受到影響。”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也表示,儘管今年前8個月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但新增就業明顯好於GDP年均增長高達11.2%的“十一五”期間,這意味著2012年中國經濟將從重速度走向重質量。

  “至於周期性因素,我們說經濟都是有周期波動的,這一輪下行的周期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被大大拉長了。”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說,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歷史上多數金融危機要恢復到正常趨勢線,大概要7年。現在是金融危機的第五個年頭。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潛在增長能力也會下降,從國際經驗看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永遠高速增長。中國現在GDP規模是47.2萬億元,基數在擴大,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是不現實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