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論:馬當局化解信任危機已刻不容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9 01:11:14  


 
  隨之而來的失業率快速攀升,馬當局在上半年提出油電雙漲政策又導致物價飛漲,生產生活成本大幅提升,人民苦不堪言。雖然後續馬當局將油電價格一次調漲到位改為分階段調漲,但通脹局面已經形成,特別是預期性通脹壓力不斷加大,台灣經濟已經接近“滯脹”(經濟停滯加通貨膨脹)的邊緣。

  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馬當局及其陳冲“內閣”如何救經濟,已經倍受島內民眾關注,如果不能在短期內拿出亮眼的成績單,想必不用民進黨“倒閣”,民怨就足以讓馬團隊自動引咎辭職。

  在救經濟的道路選擇上,馬當局既要重視中長期的經濟政策,也不可忽視短期振興經濟的政策。具體來講,目前台灣百姓對馬當局不滿,主要就是島內經濟衰退,失業率高,而馬當局及陳冲“內閣”推出的“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內容多半是一些口號式、看得到卻吃不著的中長期措施。這些措施從中長期來看不見得錯,但馬當局卻沒有拿出一個能在短時間內解決人民饑渴的有效辦法,人民對政策“無感”,自然就會“有怨”。在這方面,其實馬當局可以參考其他經濟體提振經濟的具體做法。

  美國為加快經濟復甦步伐,一方面宣布將零利率政策延長到2015年,另一面推出無限量印鈔救房市的QE3量化寬鬆政策;為了緩和歐債風暴,歐盟央行提出的OMT(直接貨幣交易)法案已正式上路,該法案對於任何要求紓困的成員國可以大量購買該國1至3年期的公債而釋出無限量的資金;作為台灣的競爭對手韓國,最近推出大規模減稅措施,也是為了穩定短期經濟,擴大國內就業。
台灣的經濟情勢雖然與美國、歐盟和韓國有所不同,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要想在短期內讓經濟有明顯改善,出台讓人民看得到摸得著的短期經濟政策同樣十分重要。因此馬當局不妨參考美、歐、韓的短期經濟政策,結合台灣經濟實際,採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穩中有降的外匯政策,拉動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加快經濟復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