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香江學者計劃”有利兩地科研合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5 10:39:46  


  中評社香港9月25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由香港高等院校資深教授帶領內地博士做研究的“香江學者計劃”,開創兩地跨境人才培育新模式。經歷首階段的具體協作,第一批獲選的3組教授及博士認為,計劃成功帶來3大優點,包括讓香港能共用國家珍貴的科研數據、促進兩地不同科研領域優勢互補、深化兩地科研合作的力度。

  去年正式推出的“香江學者計劃”,由香港學者協會和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主辦,旨在充實本地科研人手,及為內地年輕研究人員提供實踐機會,每年涉及逾1500萬港元經費,名額約50個。首屆獲選博士於去年底至今年初相繼抵港,大多已於香港院校開展大半年工作。香港《文匯報》走訪3對“香江學者”拍檔,了解其實質體驗。 

  3位內地博士鄭永春、李風華及林欣,分別參與香港科技大學太空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陳炯林、理工大學化學科技講座教授黃國賢及浸會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徐建良的研究項目。他們均認為,香港研究態度嚴謹,前期準備充分,值得學習,李風華舉例指,“在內地做實驗,可能主要基於一個構思,但於香港卻可能要策劃2個月、3個月,有整個計劃才開始做”。

  來香港的內地博士固然能賺取經驗,但參與的香港教授也獲益匪淺。陳炯林便透過招攬鄭永春,取得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用微波探測器探測月球溫度的數據,大大豐富其演算及分析,“相較美國的探月資料,微波探測是中國的特色做法,它不受日夜影響,穿透力較強”。

  此外,兩地科研亦透過計劃達致相輔相成之效,把不同研究領域串連,達互補甚至創新之效。李風華指,過往主力研究石墨烯的特性,來港參與理大關於食品安全的項目,開拓全新研究空間,“做石墨烯感到好像到了盡頭,但在理大藉著電化學了解石墨烯的應用,感覺前面多了幾條路可走”。黃國賢亦稱,電化學需要不斷找新材料研究,李風華的加入為團隊帶來新的石墨烯材料,也給予理大新的突破。

  在眾多優點中,最為各組重視的,就是雙方的合作變得更緊密。各參與者均認為,計劃對兩地益處甚多,但在行政安排及溝通上仍需要理順。林欣指,不少內地博士本身有所屬的研究單位,不能隨便離開。李風華則說,她來港前要通過6個、7個領導簽字批准,幸好單位較配合,總算順利,而其原屬單位今年有意參加計劃者也倍增,相信計劃擴展空間很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