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京打工子弟學校被關停後三成學生被迫回原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7 09:36:00  


範海南 11歲 原馬各莊村實驗學校四年級二班學生。他的夢想是當警察,抓小偷。南南手抱著數學課老師讓他們手工制作的三角帆船,在他原來的教室拍照。
 
  打工子弟校存亡

  “取決於孩子的安置”

  北京打工子弟學校公益網站創辦者張志強介紹,近些年的一波又一波對打工子弟學校關停拆遷,北京的打工子弟學校由2008年的302所,減少到如今的170餘所。

  北京市教委提供的數據,截至去年,北京打工子弟學校共計158所,其中獲審批59所,未經審批的99所。

  對於兩組數據的差距,張志強稱,部分去年關停的學校選擇易址,“偷偷建了起來。”

  “有需求就有市場,打工子弟學校光靠堵肯定不行。”在北京辦了18年打工子弟學校的北京行知學校的校長易本耀說,打工子弟就學一天得不到好的安置,“打工子弟學校就會一直存在下去。”

  張志強和易本耀並不掩飾打工子弟學校的另一面:師資力量差,教育質量低,安全設施差等,“有的孩子上了六年,26個字母都認不全,這的確有點兒傷天害理,誤人子弟”。按照相關標準,一些打工子弟學校的確很難達標。但對於現階段打工子弟孩子,“有書讀總比沒書讀好,在學校總比在社會上混好”。

  一名北京教育系統人士透露,他們到一些打工子弟校考察,“條件簡直慘不忍睹,這麼多孩子,安全都保證不了,更別說教育了”。

  北京市教委表示。對未經審批的自辦學校進行了全面登記,建立起翔實、動態的數據庫。對登記在册的學校開展定期普查和重點抽查,重點檢查學校的安全和有無違法違規問題。

  據媒體報道,中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農村教育行動計劃項目組(簡稱REAP)的調查研究顯示,打工子弟學校能為孩子提供的教育,質量甚至低於農村公辦學校。在REAP的研究中,在城市公辦學校的流動學生,測驗平均成績是80.3分,比北京打工子弟學校學生測驗高出10多分。

  去年的拆遷關停風波中,易本耀高興地看到一些打工子弟能進入公辦校就讀,“那是他們應該的歸宿,如果有一天都能去了,我們的使命就徹底結束了。”

  事實上,《義務教育法》和國務院文件,明確規定“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吸納為主”,統籌安排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秋季開學,北京70%的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但仍有14萬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流動兒童,被擋在公立教育大門外。

  北京市教委表示,擬制定解決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工作三年規劃,讓每一個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京接受符合首都教育水平的義務教育。

但在張志強和易本耀看來,近年來一波又一波的拆遷關停,北京實際上一直以提高打工子弟求學門檻,阻擋“低端人群”進入北京。

  “豁出去了。”去年孩子的學校被關停之後,在紫竹院收了十幾年廢品的張志明(化名)做了一個沒人想得到的決定——在北京買房。

  張志明的三個孩子都在北京出生,除了大兒子在老家讀書,另外兩個一直都在海淀馬家溝新希望學校讀書。學校關停了,“收破爛”的張志明辦不齊“五證”,“我一個收破爛的,上哪去辦工作證”。思前想後,張志明和妻子賣了老家的房子,又跟親朋好友借了20萬,加上前半生的所有積蓄,在房山區琉璃河鎮買了一套房子。

  房子買好後,張志明立即為孩子能上當地的公辦校努力,到處托關係使勁兒,暑假即將結束,孩子的事情漸漸有了眉目。

  “如果不是學校拆遷,打死我也沒想過要在北京買房。”張志明為孩子用盡了所有的力氣,“唯一的願望就是孩子們能明白當爹的苦心,可得好好上學。”(文中打工子弟學生均為化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