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債危機改變國際金融中心格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3 15:55:07  


 
  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道格拉斯.艾略特對比其它國際金融中心發現,上海的優勢在於中國巨大且仍在持續發展中的市場,中央和地方政府強有力的支持,期貨和股權市場等“硬件”條件以及上海這座城市的充沛活力。在其看來,未來上海的發展潛力巨大。

  波士頓咨詢公司資深合夥人拉努.達亞爾表示:“新興市場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等機構也在將目光投向亞洲,尋求增持在岸人民幣債券以追逐更佳回報。有專家預估,主權財富基金資產配置向亞太及新興市場傾斜的規模將達到3至4萬億美元。

  從金融機構來看,歐洲銀行業占全球銀行業總市值的比例從2007年的35%下滑至2011年的23%,而亞太銀行業在2011年這一占比將近36%,全球銀行業價值轉移的整體趨勢不言而喻。

  不過,福卡智庫首席研究員、福卡經濟預測研究所所長王德培認為,歐洲經濟目前處於調整時期,因此出現了歐洲老牌金融中心的排名下降;而新興經濟體的金融中心通過不斷的產品創新和市場深化實力大為增強,但兩者之間是不可替代的。

  與目前歐美傳統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相比,新興經濟體國際金融中心在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依然存在明顯差距。在45個樣本城市中,新興經濟體國際金融中心“服務水平”的排名普遍落後,並有下降趨勢,“綜合環境”要素同樣普遍位次偏後。

  “我們會看到,上海發展成為有自己特色的國際金融中心,而非紐約或倫敦的翻版。但前提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上海能夠符合國際金融市場的準則,並且讓全球金融機構都參與進來。”上海美國商會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美國富國銀行上海分行行長肯尼詩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