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擴張與出逃並存 “中國製造”走向何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5 16:58:44  


 
  轉型“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一邊是“中國製造”影響力增大,一邊是不斷“外逃”,中國製造業到底將走向何方?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說,一些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明顯的梯度轉移性,從美國轉至日韓、再由日韓轉至中國,現在再到東南亞,哪裡勞動力及資源有優勢,就會轉向哪裡。

  長期研究國際經貿關係的山東財經大學教授王蔚認為,“中國製造”品牌擴張和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並不是一個層次,前者是“做強”的表現,後者卻是競爭“淘汰”,是中國經濟轉型及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典型體現。但在經濟增速下滑背景下,也不能忽視傳統製造業萎縮對就業等方面的影響。

  一些專家認為,在我國“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的情況下,我國產業轉型、產品向技術及文化附加等方面擴展較為迫切,然而具體轉型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困難。特別是在創新能力不足、產業效率整體不高的背景下,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短期內還難起到明顯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

  “雖然發展服務業或是新興產業十分重要,但目前來看,製造業等實體經濟決不能忽視,美國的‘再工業化’就說明了這一點,但保住製造業決不能再靠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鐵崗說。

  王蔚說,目前受歐債危機等影響,國外一些企業的資產變得更便宜,中國企業應適時走出去,這對技術和市場都有利,品牌走出去後賺得更多收益,即使部分生產也隨著轉出去,對整個國民福利來說也會更加有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