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擴張與出逃並存 “中國製造”走向何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5 16:58:44  


 
  有數據顯示,我國企業今年上半年共完成海外併購60起,涉及金額194.20億美元,同比增長23.8%。而據摩根大通的一項統計,早在2010年上半年,中國作為收購方的併購交易額已排在美國之後居全球第二位。

  “外逃”顯現經營壓力增大

  在青島、威海等地,記者感覺到了“中國製造”向外轉移的態勢。原本看重中國廉價勞動力的一些韓國企業,開始考慮如何向東南亞等勞動力更為廉價的地區轉移。1994年在威海建廠生產佛龕的暎林企業董事長姜永逸說,最近三年工人工資水平以每年20%的平均速度增長,大大高於經濟發展的速度和企業能承受的程度。

  不僅在青島,在全國不少地方都感覺到了這種壓力。阿迪達斯宣布將在今年10月關閉其在中國蘇州的最後一家自有工廠,而這一工廠已是目前阿迪在中國的唯一一家工廠;我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基地義烏已逐步向半成品集散中心轉變,東南亞國家、“金磚國家”等發展中國家的客商把其運回國內組裝。

  商務部數據顯示,外商直接投資(FDI)自去年11月份以來,只有5月份同比出現0.05%的短暫同比正增長,其他月份均為負增長,其中6月FDI同比回落6.87%,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以前外資青睞的“中國製造”優勢,已明顯轉向。

  最新公布的7月份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1%,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雖然略高於臨界點,但已經持續三個月回落,特別是小型企業PMI為48.1%,比上月回升0.9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下,表明製造業增長面臨較大壓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