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二共識廿年,兩岸對此共識真諦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 |
上述所引聲明中有兩個要點值得注意:一是明確將1992年兩會共識界定為“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未再提兩會往來文件中都認可的“兩岸都堅持一中原則,都努力謀求國家統一”這兩層意思,顯然有對國共爭論作個瞭解之意。換言之,此後這句話成為“92共識”的正式表述文字,如果國民黨將此簡化成“一中各表”,也未嘗不可;二是考慮到民進黨執政的新情況和台灣社情民意的變化,以民進黨當局是否“明確承諾不搞‘兩國論’”和“明確承諾堅持‘92共識’”,作為檢驗其是否“真想謀求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改善和發展”(注11)的標誌。換言之,大陸以此作為與民進黨當局接觸對話與互動的底線。其後的實踐表明,大陸對台政策的這一務實調整,最大限度地爭取了泛藍政黨以及台灣的多數民意,打擊了民進黨及“台獨”分裂勢力。
由於陳水扁當局拒不承認“92共識”並極力推動“法理獨立”,兩岸關係陷入空前緊張的狀況,大陸全國人大於2005年3月制訂了“反分裂國家法”以為因應。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先後邀請泛藍三黨主席率團訪問大陸,並分別發表了“胡連會”、“胡宋會”等新聞公報,達成了堅持“92共識”、反對“台獨”、促進和平發展的“五項共同願景”。在紅藍政黨的共同努力下,陳水扁當局推動的“法理獨立”圖謀受到挫敗,和平發展路線受到台主流民意的支持。
第三個階段:2008年5月至今,國民黨重新上台執政並獲得連任,國共兩黨在堅持“92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僅使“92共識”更加鞏固,而且使之深入人心、經受考驗。
2008年,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以領先221萬多張選票的優勢及58.45%高得票率,戰勝了民進黨候選人,實現了第二次政黨輪替,兩岸關係由此進入良性互動的拐點,展現出全新的風貌。
如果說李登輝時期兩岸曾圍繞“一中原則”如何表述問題爭論不休,陳水扁時期兩岸圍繞“92共識”有無問題鬥爭不已,那麼,馬英九主政後,兩岸在“92共識”上曾有過的爭議被以“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注12)所取代,“胡連會”達成的“和平發展五項共同願景”,成為兩岸攜手共同追求的目標。
在政治互信和新思維的指導下,4年多來,兩岸不僅恢復了停滯9年之久的兩會制度性協商,先後舉行了7次“陳江會”,簽署了16項協議,實現了兩岸民眾渴望已久的直接通航通商通郵和雙向交流,以及在經濟、金融、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食品安全、漁船船員勞務、農產品檢疫檢驗、標準計量檢驗認證、知識產權保護、醫藥衛生、核電安全等領域的合作,而且通過平等協商,初步解決了一些困擾台灣多年的擴大國際交往和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使兩岸關係出現了空前的大緩和大交流大突破大發展,使兩岸人民得以分享和平發展帶來的紅利。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台灣經濟發展出現困難、農漁產品和水果等出現滯銷狀況時,大陸想方設法為台排憂解難,釋放“讓利”措施,大手筆進行採購,積極推動陸客赴台旅遊消費;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署和早期收穫清單的實施,不僅使兩岸經濟交流步入正常化、制度化、機制化運作的軌道,有利於兩岸經濟取長補短、互利互惠、共同應對全球化的挑戰,而且使台灣經濟得以更好地利用大陸廣袤的市場和豐沛的勞動力資源,搭上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的順風車,有效抵禦了國際金融風暴的侵襲,創下20年來的最高增長速度,為台灣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令人遺憾的是,下台後的民進黨沒有認清時代潮流和兩岸關係發展大勢,依然堅持“台獨”思維,拒不承認“92共識”,而且“逢中必反”。新任黨主席蔡英文雖然花了大量人力、精力和時間研究“十年政綱”,並提出“兩岸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從世界走向中國、與中國戰略互利”、“強化台灣、凝聚共識”等新口號,(注13)但她始終無法說清楚下列問題:1、不轉變“台獨”立場,不承認“92共識”,如何與大陸打交道、“與中國戰略互利”?2、在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兩岸經濟誰也離不開誰的情況下,台如何“繞開中國走向世界,再從世界走向中國”?3、不承認“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不承認“92共識”,如何凝聚“台灣共識”?4、處理不好藍綠關係和兩岸關係,如何“強化台灣”?
正因為蔡英文說不清上述的問題,導致在“二合一”選舉的關鍵時刻,台一批重量級的企業家挺身而出,直指“空心蔡”之不可靠,以實際行動力挺“92共識”,力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最終導致一直自我感覺良好的民進黨及其“蔡蘇配”在最後關頭敗下陣來。台灣主流民意用選票教訓了拒不承認“92共識”的民進黨,這與其說是“92共識”的勝利,不如說是兩岸人民共同維護了和平發展局面。
反思
回顧20年來兩岸互動的經歷,有一個現象頗值得玩味,那就是:同一個“92共識”,在李登輝時代兩岸曾圍繞其內涵爭論不已,在陳水扁時代又因是否承認並接受它而關係緊繃,但到了馬英九時代卻成為促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這個過程說明了甚麼問題?以及可以給我們以怎樣的啟迪?值得我們去思考。
(一)兩岸對“92共識”和兩岸關係性質的認識都經歷了一個反復的過程,這是符合認識發展規律的。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們對事物本質的認識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主客觀多種因素的限制和制約,即使是對於具體事物或個別事物的認識,往往也需要經歷在實踐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實踐,即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這樣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20年來兩岸互動的經驗證明了這一點。兩岸在長期疏離敵對隔膜的情況下進行接觸,本身就需要一個相互認識、相互瞭解、不斷溝通、反復實踐、反復修正想法與做法的過程,這期間互不適應在所難免,尤其在兩岸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不同、發展程度不同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以大陸方面來說,1979年後對台政策由“和平解放”轉變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寄望通過國共兩黨對等談判完成統一大業,已經是重大的調整,自認為很有善意和誠意了,因此,將“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為80年代三大任務之一,(注14)成為上下一致努力奮鬥的目標。沒有想到或估計不足而一時難以適應的是,1980—1990是台灣政治劇烈變動的年代,台灣推行政治革新,蔣經國去世,李登輝主政,民進黨登上政治舞台,政治本土化成為趨勢,台灣當局視“一國兩制”為“矮化、香港化、吞併”的代名詞,處處小心防範。
台灣方面成立海基會的主要目的,是因應兩岸民間交流中衍生出的許多事務性功能性問題,與兩岸政治議題無關;而大陸成立海協會,除了與海基會對口處理民間事務性問題外,也希望以此促進民間交流,促進官方早日進行政治談判,早日實現兩岸統一。這是兩岸兩會成立之初,一直圍繞事務性商談應否涉及政治議題,以及究竟是“一中各表”還是“各表一中”或“一中不表”等,爭論不休的重要背景,反映了大陸對台灣情況認識的局限性,以及兩岸彼此在想法上的落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