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0日電/“怎麼少了三分之一?”6月18日下午,看著剛打入卡中的5月份工資,山西焦煤呂梁某分公司員工劉浩(化名)頗為不解,在單位里一打聽,同事工資也大多打折,少則幾百元,多則千餘元。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劉浩公司的情況絕非孤例,而是山西乃至全國煤炭行業的寫照。而其背後,更反映了宏觀經濟的顯著失速。
今年以來,宏觀經濟寒意持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品零售總額三大指標增速總體均呈下降態勢。
發電量的增長速度也隨之回落到個位數,相比去年同期兩位數的增長,明顯墜入低谷,尤其是占發電量八成以上的火電,今年4、5兩月甚至分別出現了0.4%和1.5%的同比負增長。
以發電為主要用途的煤炭,出現庫存上升。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作為國內煤炭市場風向標的秦皇島煤炭庫存量已達940多萬噸,全國重點電廠存煤9313萬噸,同比增長了48.3%,可用28天,兩項指標均為歷史最高水平。
煤炭價格也自5月起再度下跌,至6月中旬出現加速下跌態勢。環渤海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5500大卡)由4月25日的787元/噸,持續下跌至6月13日752元/噸。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現貨交易數據顯示:5月平均成交價格為757.2元/噸,比4月下降5.66%。
一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為了應對慘淡的銷售形勢,山西多家大型煤炭國企已停止發放獎金等績效工資,更有甚者開始打折發放工資。
面臨日益嚴峻的形勢,多家煤企喊出了“量價齊保”、“保增長、保市場”的口號,並各出奇招,應對這波十餘年未見的“寒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