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京報:美軍要在亞太實現新戰略平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15 00:21:30  


2012年4月25日,美菲在巴拉望島舉行“肩并肩”聯合軍演。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電/近期很多國際會議與地區戰略安全有關。進入六月後,月初將舉行的兩個重要安全峰會——新加坡年度“亞洲安全峰會”(也稱“香格里拉對話”)和北京“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12次會議”,前後登場,而聚焦的主要議題,自然還是離不開亞太安全及中亞局勢。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撇開這些會議的具體內容暫且不論,如何看美國對外戰略政策大調整後的角色,以及美國未來在亞太和中亞地區如何發揮影響力以構建新的地區戰略平衡框架,顯得十分重要。對中國來說,了解“轉舵”後的美國,包括它的意圖、策略和目標,對建立中美兩大國全新關係,尤為關鍵。
 
  從五角大樓戰略改革入手
 
  2009年初奧巴馬上任後不久,就開始著手全面“改變”小布什的治國政策,其中包括外交和軍事政策。如果說在外交政策方面,奧巴馬史無前例地提出“國際問題要靠美國與國際社會共同分擔解決”的主張,是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全面檢討外,那麼,美國展開重建新的軍事戰略平衡架構,則是其軍事戰略思路的徹底轉變。這個轉變源自於當年連任美國國防部長的羅伯特.蓋茨的思路。
 
  2009年1月,蓋茨在《外交事務》期刊1/2月號上發表題為《平衡戰略:在新時代重新規劃五角大樓》的文章,詳細闡述了新政府未來的軍事戰略改革構想。蓋茨在文章內所講的“平衡戰略”主要包括三大內容,即在試圖贏得當前的衝突以及著手準備應對其他突發情況之間尋求平衡;在強化打擊叛亂及對外國軍事援助制度化、以及維持美國現有的而其他軍隊沒有的常規戰略技術優勢之間尋求平衡;在保留那些使美軍得以成功的文化特征,以及摒棄那些妨礙他們有能力去做且需要去做的文化特征之間中尋求平衡。
 
  細心的讀者一定能夠發現,蓋茨的主張幾乎一一實現了。例如,今年1月份美國國防部發表的題為《維持美國全球領先地位:21世紀國防優先任務》報告中提出的“在打贏一場戰爭的同時可以有效地干擾、阻止另一場戰爭爆發的可能性”策略,就是“第一個平衡”;在利比亞動亂中,美國成功地利用北約對利比亞實行轟炸,而自己則在背後提供必要的軍事和策略支援,這是美國“新干預主義”策略成功的典型實例。美國通過間接介入爭端,避免派出地面部隊捲入戰爭,而把主要資源用於其它關乎美國重大利益的地區或研發更先進武器,以確保美軍的絕對優勢,這正是“第二個平衡”;至於在軍隊文化建設方面,奧巴馬去年簽署法律允許軍中同性戀生存,徹底改變了過去長期存在的“不問不說”傳統,以及嚴懲軍中種族歧視、更加重視改善現役軍人待遇並提高退伍軍人的社會地位等,就是在美軍文化建設上消除不利於凝聚軍心的文化做法,這就是“第三個平衡”。
 
  問題是,單靠調整軍事策略就能夠實現新的戰略平衡嗎?美國還需要進行哪些更加具體的行動促使新的戰略平衡,特別是在亞太地區實現新的戰略平衡?實際上,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爾在今年3月份上任後不久,就已經透露了美軍的新戰略指導方針。根據美國國防部的明確指示,美軍新亞太地區戰略方針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加強和推進美國與軍事同盟國和戰略夥伴國間的關係;二是改善並促使美中軍事關係更加穩定且可持續發展;三是積極發展美印戰略夥伴關係,推進美越兩軍交流向更深入層面發展;四是繼續積極應對朝鮮半島可能出現的緊急狀況,保障韓國、日本的防衛能力;五是打擊跨國犯罪和重點應對網絡安全威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