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新建的逸泉山莊早在1994年就在當地4個村徵地,當時正好荔枝價賤傷農,鄧村將自己最好的一塊地也賣給了山莊,那裡號稱鄧村的“糧倉”,但仍以每畝價格2萬多元的價格賤賣。賣掉了土地的農民後來又進入這些山莊打工,賺取每月1600-1800元的工資養家糊口。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兩村的農民工開始大量集中外出打工,從化市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對彼時的總結是︰作為第一代農民工,對工作崗位、環境、就業地點的要求不高,可以講見工就打。鄧妙財對此總結道︰和全國農民工遷徙潮相比較,荔枝使從化農民工大規模外出的大潮要晚了3-5年。從化的村莊基本上都經歷了類似的過程———因荔枝而興,又因荔枝而衰。
從建築隊到蔬果販子
上世紀80年代初從化市屬貧困山區縣,人口約36萬人,工業不發達,工廠、企業非常少,而從化市的農村富餘勞動力資源卻非常豐富。
鄧妙財是最早外出賺到錢的農民,分田到戶不久,他就組織了一幫人搞起建築隊,成為當地農村最早幹建築的農民工。對比70年代保守的思維,他很快就解放了思想,採用了“資產階級”的那一套︰請人幹活按勞付酬,一天工資3.5元,有能力的就做,沒能力做的走人。
村裡跟著他做建築的人不少,佔整個建築隊的2/3.本地農民到了農忙的時候,都要回去幹活,只有家裡的活忙完了才出來開工,所以,那時打工還只是他們的“業餘活動”。但那時做建築的收入已經很可觀,當時豬肉每斤1 .2元,農民幹一天建築可以買3斤肉,工頭鄧妙財也因此被大家尊稱為“財叔”。
1987年左右,有人邀請鄧妙財到政府裡當幹部,每月工資200元,被他拒絕,因為他當時每天就可以賺到50元!他覺得當官還不如自己做包工頭。至今他還記得當時動員他去政府的人說的話︰你有點錢就滿足了?想去的人都排長隊!
最輝煌的時候,鄧妙財成為當地農民中的“首富”,1991年左右,全鎮一共只有100部電話,他家就有1部,當時花了1萬元。他之所以願意花這個巨款,是因為與外界聯絡信息方便,“容易找到錢”。鄧妙財很早就有了1萬元的存款,直到10年後,中國才有了“萬元戶”這個詞。
如果說從化的第一代農民工是從本地建築工開始的,那麼第二代的選擇就廣泛了不少。1988年左右,當有農民已經試著種起了橙子的時候,16歲的鄧永新還沒有早餐吃,中飯和晚飯都只有粥可以喝,每天都覺得吃不飽,瘦得像只猴。
“每天肚子餓得咕咕叫,根本沒心情讀書。”當時的他迫切地想出去賺錢,最大的理想就是飽飽地吃上一頓肉。上學期間,他就時不時在當地的建築隊做做水泥小工,賺點零用錢。讀完初中,他迫不及待地跟著大一點的同村跑到廣州做起了蔬菜販子———在本地收菜拉到廣州去賣,別人拉200斤,他拉不動、沒經驗,就拉100斤,騎著單車在市場裡零售。幹了不到一年,他進了新港開發區的工廠打工。(來源︰南方都市報南都網)
他記得1985-1986年左右,村裡像他一樣的年輕人基本上讀完初中或沒有讀完,就都會想辦法出去打工,多數是去50公里之外的廣州,因為當地盛產蔬菜水果,從化的蔬果有供應廣州的傳統,改革開放後,當地人開始自己做起蔬果生意。
總結早期打工的歷史,鄧永新認為,自己的舅舅和鄧妙財那一輩人多數都在分田到戶後不久外出做建築隊,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是他哥哥這個年齡階段的人開始前往廣州做泥水工等當時城市裡大搞建設急缺的熱門工種,而到了他這一輩,集中出去打工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10年時間裡,在個別做大了的老鄉們的財富故事的鼓勵下,他們也以販賣水果蔬菜為主,比他小的一代人出路就廣了,各種各樣的工廠任憑挑選。
最近幾年,從化每年轉移農村勞動力人數大約在1.1萬-1.2萬人左右,從化的5鎮3街按照人口分解任務指標,每轉移1名勞動力,就業專項資金就獎勵鎮裡10元,獎勵村裡10元。
回不去的村莊,離不開的外部世界
正如從化勞動部門所總結的︰“有相當部分人在家裡建起了樓房,真正起到了輸出1人脫貧一戶的社會效果。”鄧村和菜地--村的幾代農民工,因為打工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村莊的樣貌。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布穀”三下鄉團隊的調查顯示,鄧村家庭常住人口在5人以上的佔54%,家庭收入的74%來自打工,只有16%的家庭靠種植砂糖橘、火龍果等維持,村民年收入約4800元。菜地--村常住人口在5人以上的只有38%,但也有73%收入為打工獲得。
財叔以一個老村幹部的眼光觀察到,1995-1996年之後,鄧村常住人口大規模減少,基本上出去了一半,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出去的人裡有80-90%都是給別人打工,剩下少數才自己經商,經商的人中間,多數都是做蔬果小販。財叔很享受現在的生活︰每天早上騎著摩托車去神崗鎮路口的茶樓喝早茶,白天看看股票,晚上早早休息,有幾條狗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