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王健壯:馬英九陷“寡人困境” 何來領導可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4 17:37:02  


  中評社台北5月24日電/中國時報前社長王健壯今天在該報撰文說,馬英九最近一定非常困惑:他到底做了什麼倒行逆施的事,讓民怨像炸開的鍋爐一樣一發不可收拾?他不但被反對者比擬為大獨裁者希特勒,讓他更嘔的是,他的聲望評價竟然比涉貪坐牢的陳水扁更差。 

  文章說,如果用犯罪來比喻的話,馬英九其實祇是個未遂犯:開放美牛與復徵證所稅,並非他說了就算,“立法院”若不同意,他也祇能徒呼負負;至於油電雙漲,其中電價要到六月才開始分段調漲,油價則在調漲後已連續七周下跌;也就是說,在這些被人視為倒行逆施的罪狀中,馬英九不是祇有犯意但無犯行,就是犯行尚不及於罪大惡極的程度;但在媒體統治的效應中,他的罪狀卻被“立即定格,無限放大”,讓他百口莫辯。 

  但什麼事都沒做就惹得天怒人怨,馬英九其實也是咎由自取。他一向不擅長處理民怨,每遇民怨,就退縮猶豫,甚至政策轉彎;但“國家”領導人一旦出現動搖,不論是意志動搖或決策動搖,其結果就是授人以柄,甚至是自曝空門變成眾矢之的,每天疲於應付民怨,而疏於領導“國政”。 

  尼克森曾經區別領導者與管理者的不同,管理者想的是今天與明天,但領導者想的卻是明天以後;管理者注重過程,領導者卻注重方向;管理者要說之以理,領導者卻要動之以情;馬英九當“總統”之所以當得這麼辛苦,就是因為他太缺乏領導者的特質,以至於變成了尼克森所形容的“沒人害怕的那種領導者”。 

  文章指出,馬英九缺乏領導者的特質,跟他的個性有關,也跟組織制度有關。李登輝說他像個“寡人”,雖是諷刺之詞,但馬英九身邊長期缺乏政治與政策幕僚,確實讓他在作決策時像個孤家寡人,既沒人替他當烽火台的瞭望者,也沒人替他在幕後籌謀獻策,沈富雄形容“五人小組比不上一個馬永成”,就一語道破馬英九身為“國家”領導人的“寡人困境”。 

  這幾年跟在馬英九身邊的府內幕僚,專長幾乎都在文宣公關,“總統府”內雖然設有各局各處,但局處人員卻專辦文書庶務,府內雖然文武百官濟濟,卻無一人可以扮演“總統”政治或政策性幕僚的角色,就連跟他最親近的正副祕書長,充其量也祇是協調溝通的角色,跟政策諮商完全無關。 

  馬英九或許會將缺乏政治性幕僚的原因,歸咎於《“總統府”組織法》的限制使然,但法律可以修改,更何況,馬英九既然可以修改《組織法》,在府內增設了一個法規委員會,又何以不能修法引進政治與政策性專業幕僚?就如同沈富雄所說,馬英九過於循規蹈矩,有行使權力的障礙,政治手段也並非他的強項,因此他比李登輝與陳水扁其實更需要足智多謀的幕僚在身邊輔佐,否則他將永遠祇能做個高處不勝寒的寡人。 

  而且,馬英九也必須瞭解:未來四年除非兩岸關係發生重大變化,否則他的施政評價將完全取決於他處理島內事務的表現而定,而島內事務又想當然都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政策,也都是政治;過去幾個月他之所以陷入民怨變成眾矢之的,就是因為他的“寡人決策”模式使然,如果他身邊有政治或政策幕僚能在事前替他做政治性的預警,或者在事後替他做政策性的善後,他也不至於在“紫怒圍馬”的抗議聲中,還必須在府內召開臨時記者會替自己澄清辯解,甚至還要面對“‘總統’被記者訓斥”的尷尬場面。 

  馬英九跟許多國家領導人一樣,其實都有“喜歡被人喜歡”的毛病,一旦發現民眾不再喜歡自己時,不是陷入困惑納悶,就是投民所好改弦易轍,但就像尼克森所說的“國家領導人要追求的並不是要被人喜歡”,馬英九如果真想做一些改革,就要有不被人喜歡的心理準備,否則,他的困惑將永遠找不到解答。 

  當然,他更不能再做個踽踽獨行的寡人,沈富雄接受媒體訪問的那篇文章,他應該一讀再讀;“國家”領導人變成了寡人,又何來領導可言?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