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時報: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後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1 11:26:38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電/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分析指出,歐元區對希臘的不滿已經到達頂點。畢竟,雖然有80%的希臘人聲稱支持希臘留在歐元區,但他們在選舉時卻沒有把票投給那些打算貫徹商定計劃的政治人士。債權人快被逼瘋了。他們越來越傾向於接受希臘退出歐元區,甚至樂見希臘退出。但這種願望究竟意味著什麼,債權人要仔細想明白。

  希臘退出歐元區會帶來嚴重的風險。危機蔓延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更長期的風險則不那麼容易看穿。不過,歐元區要麼是一個不可撤消的貨幣聯盟,要麼就不是。如果身處困境的國家退出,那麼歐元區就不是一個不可撤消的貨幣聯盟,而是一個特別嚴格的固定匯率體系。如此一來將帶來兩個可怕的後果:人們會對歐元區的存續失去信心,單一貨幣的經濟好處在很大程度上會消失。

  這些風險威脅的不只是歐元區。作為一個整體,歐元區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有著世界最大的銀行體系。如果歐元區出現更大的動蕩,將導致一場全球性危機,這是一種現實的風險。同樣可怕的是,歐元區危機有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長期困擾。

  那麼,到底存在哪些風險?

  先說希臘。這個國家陷入了厄運循環。失業率從2008年5月的7%飈升至2012年1月的22%,同期,25歲以下人群失業率從21%飈升至51%。更糟的是,儘管希臘施行了財政緊縮、進行了債務重組,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仍估計,該國公共債務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在2013年將達到160%,比2008年高出50個百分點。IMF還預測,今年希臘的經常賬戶赤字(商品和服務貿易餘額)將達到GDP的7%以上。

  因此,希臘經濟缺乏競爭力且萎靡不振的局面將持續數年乃至數十年。運轉失靈的希臘政體已經崩潰,這並不出人意料。那些認為自己能為希臘爭取到更優厚條款的政客距掌權越來越近。這種局面反過來又使希臘的外部支持者陷入一種潛在的、嚴峻的兩難境地:要麼就給希臘更多的錢,減輕它的痛苦;要麼就冒希臘發生崩潰的風險,堅守原計劃。

  那麼,希臘崩潰可能帶來怎樣的後果?

  如本系列之前的文章解釋過的,如果外部停止提供官方援助資金,希臘可能陷入無序崩潰。希臘政府將會違約。歐洲央行(ECB)會主張,由於希臘銀行不再擁有可靠的抵押品,因此它無法再扮演最後貸款人的角色。這會引發全面的擠兌。希臘政府將實施外匯管制、發行新本幣、將國內合同的計價貨幣改為新本幣,並對以歐元計價的國外合同違約。

  這將引發動蕩。拿不到工資的警員和士兵不太可能出來維持秩序。希臘可能出現搶劫和騷亂,政變或內戰也並非天方夜譚。新發行的任何本幣都會貶值,通脹將會飈升。

  但從中期來看,希臘的秩序也許能得到恢復,只要它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將財政赤字降至可控水平(考慮到IMF預測希臘今年的息前基本財政赤字為GDP的1%,這一點並非不可能實現);出口商重新打入歐盟(EU)市場。秩序得到恢復後,如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阿文德•薩勃拉曼尼亞(Arvind Subramanian)所說的,希臘經濟可能出現強勁增長(儘管這個增長很可能是暫時性的)。

  希臘有序退出歐元區則會在更短的時間內帶來與上面大體相同的後果。在希臘向新本幣過渡期間,外部力量可為希臘銀行體系提供支撐,並向希臘公共支出的受益人支付相關款項。這應該可以抑制社會動蕩、新本幣大幅貶值和通脹飈升。

  荷蘭國際集團(ING)的馬克•克利夫(Mark Cliffe)寫了一篇發人深省的論文,名為《歐洲貨幣聯盟解體的代價》(EMU Break-up:Pay Now, Pay Later)。論文對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後果進行了評估。克利夫首先假定,外部力量會對其他可能退出歐元區的國家提供支撐,確保它們不會追隨希臘的腳步。那麼,希臘退出歐元區帶來的衝擊將是可承受的。與假定希臘不退出歐元區的預期結果相比,希臘若退出歐元區,該國產出會在2012年至2014年萎縮4%,同期歐元區其他國家總產出會萎縮2%。不過,非歐元區國家的貨幣將會升值,從而讓這些國家的經濟也受到負面影響。

  但我們將很難抑制這些影響。希臘退出歐元區(特別是假如無序退出),很可能在葡萄牙、愛爾蘭、意大利、西班牙甚至其他國家引發銀行擠兌,還可能造成金融資產和其他資產價格暴跌。資金逃向避風港(比如德國或歐元區以外國家)的速度可能加快。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